期刊文献+

论近代救亡与启蒙的关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是社会应当面对的主题,然而,救亡与启蒙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历史地看,伴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化,救亡催生了启蒙,但接下来,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推动,启蒙暂时超越了救亡,而五四运动的爆发又使得救亡再次压倒了启蒙,在一定意义上讲,它们的双重变奏构成了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
作者 姚满林
出处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65-69,共5页 Journal of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 2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张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 3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2.
  • 4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 5俞吾金.启蒙的缺失与重建——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4):5-13. 被引量:35

二级参考文献15

  • 1海涅.海涅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 2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M].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 3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下册)[M].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 4霍尔巴赫.袖珍神学[M].单志澄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 5“比较文化研究与社会形态时间”,载俞吾金.《寻找新的价值坐标》,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82-389页.
  • 6霍尔巴赫.《袖珍神学》,单志澄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0页.
  • 7福柯.福柯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 8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 9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 10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20页.

共引文献14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