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早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实践品格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实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极为重要的构成,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先后14次提及“实践”这个概念,并基于此核心概念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作者 安涛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1,共4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邓建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第84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 2郭沫若.《孤鸿》[J].创造月刊,1926,.
  • 3郭沫若.英雄树[J].创造月刊,1928,(8).
  • 4秋士.《告研究文学的青年》[J].中国青年,1923,(5).
  • 5沈泽民.《文学与革命的文学》[N].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4年11月6日.
  • 6萧楚女.《艺术和生活》[J].中国青年,1924,.
  • 7沈泽民.《新俄艺术的趋势》译者附注.小说月报,1922,13.
  • 8成仿吾.全部的批判之必要[J].创造月刊,1928,(3).
  • 9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J].文化批判,1928,.
  • 10邓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J].中国青年,1923,.

共引文献14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