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生育规律的研究进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结荚习性是大豆的一种重要的形态、生态和育种习性,不同结荚习性的大豆在生育规律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我们对不同结荚习性大豆的生育规律进行综述,并对不同结荚习性大豆的育种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不同结荚习性大豆的选育提供参考。
作者
高凤菊
曹鹏鹏
王士岭
机构地区
山东省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关键词
大豆
结荚习性
生育规律
育种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2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8
1
Piper.C.W.J.Morse.The Soybean[M].Mchraw. hi11,1932.
2
Hicks,D.R.,Pendleton,J.W.,Bemard,R.L.et al.Response of soybean plant types to planting patterns [J].Agronomy Jour- nal, 1969,61:290-293.
3
Bernard,R L.Two genes affecting stem termination in soybean [J].crop Science. 1972(12):235-239.
4
田佩占.大豆育种的结荚习性问题.遗传学报,1975,2(4):337-343.
5
盖钧镒.有限与无限性夏大豆开花结荚特性的研究.南京农学院学报,1984,4:6-18.
6
孙培乐,宋兆华.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生育特性的研究[J]
.大豆科技,2008(5):17-20.
被引量:9
7
宋书宏,董钻.
不同大豆品种开花结荚习性比较[J]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1):1420-1423.
被引量:17
8
苏黎,董钻,宋书宏.
大豆不同类型品种开花次序观察再报[J]
.杂粮作物,2004,24(2):84-85.
被引量:11
9
谢甫绨,王晓光,董钻.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生殖生长的比较研究(英文)[J]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3(3):78-83.
被引量:4
10
苏黎,张仁双,宋书宏,董钻,谢甫绨,王晓光.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开花结荚鼓粒进程的比较研究[J]
.大豆科学,1997,16(3):237-244.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孙太石,杨玉环,赵爱莉,王雪飞,高敏.
播期对大豆不同节位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大豆科学,1993,12(1):86-86.
被引量:5
2
梁振富,赵爱莉,王大秋,孟庆福,孙淑贤.
大豆特异高产株型的构思[J]
.大豆通报,1993(2):33-34.
被引量:8
3
张学英,侯雪琪,周淑芹,赵九洲,陈洁敏,宋力平.
浅谈大豆理想株型育种[J]
.大豆通报,1994(4):15-16.
被引量:20
4
邓贵仁.
不同株型大豆干物质积累动态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1994(4):28-30.
被引量:3
5
王法宏,郑丕尧,王树安,王瑞舫.
大豆不同抗旱性品种根系性状的比较研究 Ⅰ、形态特征及解剖组织结构[J]
.中国油料,1989(1):32-37.
被引量:24
6
郑丕尧,王法宏,王瑞舫,王树安.
大豆不同抗旱性品种根系性状的比较研究 Ⅱ.生理功能[J]
.中国油料,1989(2):6-9.
被引量:14
7
苗果园,张云亭,尹钧,侯跃生,潘幸来.
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根系生长规律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89,15(2):104-115.
被引量:167
8
王金陵.
东北地区大豆株型的演变[J]
.大豆通报,1996(1):5-7.
被引量:32
9
顾慰连 张龙步 等.水陆稻根生长特性的研究[J].植物生理学通讯,1964,(6):17-21.
10
王金陵.大豆的生态类型与大豆的栽培和育种[J].中国农业科学,1961,1:24-27.
共引文献
120
1
YANG Xiu-hong, WU Zong-pu and ZHANG Guo-dong( Soybe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
Evolution of Root Characters of Soybean Varieties Developed in Different Years[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2,1(1):71-75.
2
何桂红,吕国华,吴奇峰.
新疆绿洲高产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关系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5,51(1):11-14.
被引量:5
3
孙智,郝秀梅.
大豆籽粒脂肪及蛋白质含量与营养条件的关系[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32(6):30-31.
被引量:7
4
克里奥用户在2004亚洲印刷奖上勇摘金桂[J]
.印刷杂志,2005(1):97-97.
5
吴奇峰,何桂红,董志新.
新疆绿洲高产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产量表现[J]
.耕作与栽培,2005,25(1):22-23.
被引量:3
6
胡喜平.
大豆不同结荚部位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65-166.
被引量:6
7
杨加银.
菜用大豆品种花荚粒形成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210-212.
被引量:4
8
张敬涛,王成,王谦玉,赵桂范,王庆胜.
半矮秆大豆合丰42号最佳密植群体结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4):130-132.
被引量:1
9
林蔚刚,许忠仁,胡立成,丁希明,董丽华,王以芝,王岫芳.
不同株型大豆品种叶荚粒垂直分布规律的初步分析[J]
.大豆科学,1995,14(1):53-59.
被引量:8
10
陈杨,李隆,张福锁.
大豆和蚕豆苗期根系生长特征的比较[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1):2112-2116.
被引量:20
1
D.Singh,C.Rajlakshmy,刘新月.
六倍体小麦单体的育种习性[J]
.山西小麦通讯,1995,16(4):23-25.
2
P Vindhiyavarman,李正超,李朝科,王绛辉.
花生属(Arachis)双二倍体的合成[J]
.花生科技,2001,30(1):38-39.
3
高凤菊,张书良,赵同凯.
大豆结荚习性的研究进展及育种展望[J]
.大豆科技,2010(4):12-16.
被引量:8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