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诠释学视阈下课堂教学的特征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教学的展开在某种程度上同时也是哲学的展开。课堂教学需要被放在哲学视阈中重新审视。诠释学视阈中的课堂教学应具有开放性、历史性、主体参与性、时代性,应促使师生的"视域融合"。
作者 辛丽春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19,共4页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基金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07年国家青年基金课题“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实践型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研究”(编号:CHA070211)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J. Bleacher. Contemporary Hermeneutics: Hermeneutics as method, philosophy, and critique [M]. London: Methuen, 1982: 247.
  • 2[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英文本)[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63-264.
  • 3[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论理解的循环[A]//伽这默尔集[C].严平,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46.
  • 4[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 5潘德荣,彭启福.当代诠释学中的间距概念[J].哲学研究,1994(8):53-59. 被引量:14
  • 6H. G. Gadamer. Thuth and Method [M]. New York: Crossroad, 1975.: 19.
  • 7J. Derrida. Dissemination [M]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63.
  • 8[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65-266.

共引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