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蕉城金观音红茶初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按红茶加工工艺流程简要概述了金观音品种的红茶初制技术,认为严格按照标准采摘和贮运,控制萎凋叶含水量58%~60%,揉捻叶细胞破碎率85%以上和叶片成条率90%以上,发酵室温度24℃~26℃,相对湿度95%以上,发酵程度达75%左右,毛茶含水量5%~6%是高香型金观音红茶初制的关键技术。
作者
黄林敏
机构地区
宁德市茶业管理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11年第4期45-47,共3页
T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茶树
金观音
红茶
加工技术
分类号
TS272.5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4
1
王振康,邬龄盛,郭少平,叶石铃.
高香型工夫红茶初制加工技术[J]
.福建茶叶,2010,33(10):50-53.
被引量:37
2
段红星,邵宛芳.
红茶加工中物质变化与品质形成的关系[J]
.福建茶叶,2004,27(2):13-14.
被引量:59
3
Dhinagar S Jabez, Nagalingam B N. Spark-assisted Alcohol Operation in a Low Heat Rejection Engine[C]. SAE Paper 950059,1995.
4
姚春德,李云强.
甲醇燃料在柴油机中的应用与发展[J]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4,33(1):37-40.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魏象仪,杨名华.
压燃甲醇的自燃历程及火焰温度的光测分析研究[J]
.内燃机工程,1993,14(1):1-7.
被引量:5
2
赵荣林.
直喷式柴油机掺烧甲醇蒸气的试验研究[J]
.汽车运输研究,1993,12(3):70-78.
被引量:1
3
王忠,谭正三,万德明.
利用排气再循环提高柴油机汽化甲醇掺烧率的试验研究[J]
.小型内燃机,1993,22(3):40-45.
被引量:1
4
孙志远.
柴油机燃用甲醇燃料的可行性及其科研现状[J]
.小型内燃机,1993,22(6):1-6.
被引量:7
5
傅茂林,李海林,王海,段家修,陈丽娟,盛世承.
柴油机燃用柴油-甲醇-水复合乳化燃料的研究[J]
.内燃机学报,1995,13(2):101-109.
被引量:29
6
黄建琴.
酶对红茶品质影响及酶技术应用[J]
.热带作物科技,1995(6):19-21.
被引量:4
7
赵和涛.
红茶发酵与香型变化[J]
.热带作物科技,1996(6):38-40.
被引量:9
8
施兆鹏主编.茶叶加工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
9
安徽农学院主编.茶叶生物化学(第二版).农业出版社,1990.
10
陈宗道周才琼童华荣.茶叶化学工程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101
1
姚春德,段峰,李云强,王银山.
不同喷醇方式对柴油机实行柴油/醇组合燃烧时性能的影响[J]
.内燃机学报,2004,22(5):405-410.
被引量:16
2
刘海峰,张全长,黄华,黄锦成.
甲醇和二甲醚燃料在发动机中的应用现状[J]
.节能,2006,25(4):13-16.
被引量:2
3
周庆辉,纪威,符太军.
柴油机燃用甲醇-生物柴油-柴油微乳化燃料的试验研究[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7,34(3):4-6.
被引量:4
4
张金宝,梁荣光.
汽车新能源的研究现状及应用[J]
.内燃机,2007,23(5):49-51.
被引量:5
5
王贵芳,陈荣冰.
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8,31(1):6-8.
被引量:29
6
刘玉芳,杨春,林朝赐,张文文,谭少波.
发酵时间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J]
.福建茶叶,2008,31(2):21-22.
被引量:34
7
余成法.
坦洋工夫初制加工技术规程[J]
.茶叶科学技术,2008(3):41-44.
被引量:9
8
饶海生,王铁,王克亮,朱建军.
直喷式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微乳化燃料的试验研究[J]
.车用发动机,2008(5):89-92.
被引量:5
9
庞振国,梁莹,崔炳群.
低糖冰红茶的研制[J]
.现代食品科技,2009,25(7):819-821.
被引量:4
10
游小妹,陈常颂,钟秋生,陶湘辉,王贵芳,陈荣冰.
丹桂品种红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J]
.福建农业学报,2010,25(1):67-71.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75
1
陈荣冰,游小妹,黄福平,陈常颂.
瑞香及其母本黄旦乌龙茶香气组分分析报告[J]
.福建农业学报,2004,19(2):82-84.
被引量:17
2
匡新,刘靖.
崂山工夫红茶的研制[J]
.茶叶科学,2010,30(S1):599-603.
被引量:2
3
宋洪波,毛志怀,GUPING Lian.
流化床干燥红茶的特性[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4):467-470.
被引量:3
4
巩志.
中国红茶 红遍环宇——《中国红茶》前言[J]
.农业考古,2004(4):123-124.
被引量:5
5
黄建琴,王文杰,丁勇,袁自春,王烨军,胡善国,叶靖.
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2005,27(2):18-19.
被引量:41
6
崔文锐,杨绪旺.
三种干燥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福建茶叶,2005,28(2):9-10.
被引量:33
7
林光华,陈成基.坦洋工夫[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9,10:8.
8
白壁元.中国茶树品种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6.
9
"新坦洋"品牌引领坦洋工夫红茶实现跨越发展EEB/OL].(2011-6-28)[2012-6-21].http://www.fjcha.com/2011/0628/22675.html.
10
新坦洋成中国"最值钱"红茶品牌价值达4.43亿[-EB/OL].(2012-3-20)[2012-6-21].http://news.66163.com/2012-03-21/614030.shtml.
引证文献
5
1
杨如兴.
坦洋工夫红茶科技创新与产业策略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2013,28(5):504-508.
被引量:12
2
李丽霞,付静.
红茶初制工艺对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4):105-108.
被引量:9
3
林清菊.
浅谈金观音工夫红茶加工技术[J]
.蚕桑茶叶通讯,2014(1):29-31.
被引量:5
4
陈志辉,游小妹,孔祥瑞,陈常颂.
基于感官审评方法评价红袍11的茶类适制性[J]
.蚕桑茶叶通讯,2023(6):25-29.
5
黄磊,徐春光,夏小欢,丁旭峰,叶国华,陈旭东.
越红工夫茶加工工艺及品牌建设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24(8):139-142.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周琼琼,孙威江.
论科技创新对福建茶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J]
.福建茶叶,2013,35(6):7-11.
被引量:1
2
潘一斌,孙云.
花果香型工夫红茶品质形成的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技术,2014(1):1-6.
被引量:14
3
张见明,王飞权,黄毅彪,冯花,廖允宁.
不同工艺对黄观音夏暑红茶生化成分变化及品质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11):79-84.
被引量:9
4
马春紫.
茶产业生产现状及生产模式优化分析[J]
.福建茶叶,2015,37(6):12-13.
被引量:3
5
孙丹,王登良.
红茶发酵与干燥工序技术理论与品质关系的探讨[J]
.广东茶业,2016(1):2-6.
6
孙丹,陈文品,王登良.
红茶发酵、干燥工序与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J]
.贵州茶叶,2016,44(1):11-16.
被引量:4
7
陈泉宾,张应根,邬龄盛,王秀萍,王振康.
低温复式加工技术对红茶香气的影响[J]
.茶叶学报,2016,27(2):92-96.
被引量:3
8
陈林,陈键,陈泉宾,张应根,宋振硕,王丽丽,尤志明.
不同工艺制法对茶叶风味品质化学轮廓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16,30(11):2196-2203.
被引量:10
9
赖兆荣.
广西茶树品种“桂红3号”制作花香型工夫红茶试验初探[J]
.广西农学报,2016,31(5):33-35.
被引量:3
10
王水金,郭凯年.
浅析坦洋工夫创新思路[J]
.中国热带农业,2017(5):19-21.
1
王振康,邬龄盛,郭少平,叶石铃.
高香型工夫红茶初制加工技术[J]
.福建茶叶,2010,33(10):50-53.
被引量:37
2
钱坤.
对萎凋叶含水量与各种毛茶比例的初探[J]
.热带作物科技,1994(2):72-72.
3
赵和涛.
红茶初制中四种醇类芳香物质及转化产物变化[J]
.中国茶叶加工,1992(3):40-41.
4
张居德.
高香型天山红工夫红茶初制加工技术[J]
.福建茶叶,2014,36(1):36-37.
被引量:2
5
陈启英.
闽东地区高香型茶树品种加工名优红茶的关键技术探讨[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9(1):55-60.
被引量:3
6
龙万金.
试论绿茶初制技术与品质的关系[J]
.蚕桑茶叶通讯,1991(2):35-37.
7
徐奕鼎,丁勇,黄建琴,王烨军,方吴云,苏有健,雷攀登,夏先江.
祁门红茶初制中的干燥工艺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7):204-209.
被引量:9
8
李虎,董晓勇,刘中军,张怀清.
宁强红茶初制加工技术[J]
.中国茶叶,2016,38(2):23-23.
被引量:3
9
丁勇,徐奕鼎,王烨军,张必桦,苏有健.
祁门红茶初制中萎凋与初烘工艺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110-114.
被引量:43
10
鲁周民,王照利,白卫东.
桂花稠酒生产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00,21(12):82-84.
被引量:4
茶叶科学技术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