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村公共物品研究主体的文献综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国理论界和实践中的焦点之一。本文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角度入手,对国内有关农村公共物品研究五大主题进行了评述,第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演进研究;第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困境及原因的研究;第三,农村公共物品的供需矛盾的研究;第四,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的研究;第五,对国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借鉴的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主体研究应该加强的三个新趋势。
作者
陆斌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出处
《知识经济》
2011年第24期6-7,共2页
Knowledge Economy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
供给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廖红丰,尹效良.
借鉴国际经验做好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
.中国发展,2006,6(3):25-29.
被引量:1
2
张青.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借鉴——以韩国新村运动为例[J]
.社会主义研究,2005(5):75-77.
被引量:26
3
张新.
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地方财政改革的路径依赖——一个基于地方公共物品理论的分析框架[J]
.财经问题研究,2006(8):76-81.
被引量:10
4
沈荣华,陆道平.
构建和谐社会: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法治保障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国行政管理,2006(2):79-81.
被引量:4
5
楚永生.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演进与制度创新[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8-4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蔡娟娟.
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
.地方财政研究,2005(9):42-44.
被引量:3
2
财政部农业司<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课题组.
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报告[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7):48-56.
被引量:114
3
李燕凌.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求均衡路径分析及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7):59-65.
被引量:42
4
石磊.
寻求“另类”发展的范式——韩国新村运动与中国乡村建设[J]
.社会学研究,2004(4):39-49.
被引量:68
5
沈百福.
义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分析[J]
.教育科学,2004,20(3):23-26.
被引量:36
6
郭锦墉.
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与农民增收[J]
.乡镇经济,2004,20(8):8-10.
被引量:10
7
刘炯,王芳.
多中心体制: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J]
.农村经济,2005(1):12-14.
被引量:62
8
廖红丰,刘建明.
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问题及现实优化[J]
.新疆农垦经济,2005(2):5-9.
被引量:5
9
[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
[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39
1
姜爱林,任志儒,陈海秋.
韩国新村运动基本理论研究综述[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3):1-7.
2
蔡楠.
基于协同论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J]
.中国商界,2008(2):165-165.
3
罗谦,田理,莫妮娜.
四川丘陵地区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探讨[J]
.软科学,2006,20(2):101-104.
被引量:5
4
郭杰忠,黎康.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6):217-225.
被引量:40
5
孙静.
试析民间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
.中国农业教育,2006,7(4):20-23.
6
于水.
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J]
.江海学刊,2006(5):108-112.
被引量:7
7
姜爱林,陈海秋.
韩国新村运动基本理论体系研究论纲:一个初步的研究框架[J]
.高校社科动态,2007(1):32-41.
被引量:4
8
王丽娅.
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研究[J]
.金融与经济,2007(1):32-35.
被引量:11
9
聂长久,张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照搬韩国模式——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7(4):56-59.
10
胡宗山.
农村合作社:理论、现状与问题[J]
.江汉论坛,2007(4):16-19.
被引量:21
1
朱琳.
山西省煤炭企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
.经济师,2016(5):16-17.
2
王凤.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J]
.中国电子商务,2012(2):13-13.
被引量:1
3
贾淑红.
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就业困境调查研究[J]
.科技信息,2013(14):24-24.
4
张晓燕.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分析与机制创新[J]
.生态经济,2007,23(12):37-39.
被引量:4
5
韩曦.
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研究——以皖北地区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5):144-145.
6
白晓.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16):28-30.
7
杨勤法.
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利益主体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0(5):132-133.
被引量:1
8
周毕芬.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职业发展的责任主体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18-21.
9
匡萍.
从公共产品供给角度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
.计划与市场探索,2004(1):43-45.
被引量:2
10
汪海俊.
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述评[J]
.商情,2014(30):50-50.
知识经济
2011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