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同盟会发起人李书城评述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辛亥革命及南京临时政府历史人物研究,由于很大程度上受到对于孙中山和黄兴两位革命领袖间的不同政见的误解而产生的所谓"孙派"和"黄派"的传统学术观点的影响,造成了对于中国同盟会发起人之一、武昌首义及南京临时政府所谓"黄派"二号人物李书城的公允评价问题上的障碍,其结果导致了有关李书城这位辛亥风云人物的研究在大陆地区一直处于史不清人不名的境遇,其科研水平甚至滞后于中国台港澳地区本文以充分的论据回答了李书城在辛亥革命及其南京临时政府历史研究中究竟应取何种地位,以及李在辛亥革命及南京临时政府历史研究中究竟应予何种评价才不失之为公允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黄派"二号人物李书城之所以缺失公允评价的三个复杂因素:一是史学界对于孙黄政见分歧的误解;二是无党派民主人士历史研究的结构性缺失;
作者 田玄
出处 《军事历史研究》 2011年第4期37-50,共14页 Military History Research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薛文淑.点滴忆汉俊[J].百年潮,1999,0(3):48-51. 被引量:1
  • 2熊华源.运筹帷幄开国事[J]瞭望周刊,1986(01).
  • 3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杨天石.辛亥革命若干问题辨识[N]北京日报,2011(019).
  • 4湖北省潜江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李新福.李书城传[M]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 5尚明轩.孙中山传[M]北京出版社,1981.
  • 6Arnauld.The Art of Thinking,Part.Ⅳ. . 1964
  • 7Descartes,R.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Descartes. . 1996
  • 8Weber,W.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
  • 9Nietzsche,F. The Gay Science . 1974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