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理论的理论品格与接地性
被引量:
2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最近一段时间,在一些学术会议上常常听到理论要“接地”或“及物”的呼声,对此,我觉得从一般的、抽象的意义上讲.这是很难旧应的。我无法说对与不对,
作者
高建平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理论品格
接地
“及物”
学术会议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2
引证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272
1
曾大兴.
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构[J]
.美学与艺术评论,2019(2):1-20.
被引量:4
2
高建平.
中国美学三十年[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5):69-77.
被引量:19
3
孟小曼.
张洁独立是我的本质[J]
.北京纪事,2002(Z4):4-5.
被引量:1
4
陈涌.
关于陈忠实的创作[J]
.文学评论,1998(3):5-21.
被引量:32
5
陈飞龙.
文艺控制论初探[J]
.文艺研究,1986(1):20-24.
被引量:2
6
林兴宅.
文明的极地——诗与数学的统一[J]
.文学评论,1985(4):43-45.
被引量:12
7
刘再复.
论文学的主体性[J]
.文学评论,1985(6):11-26.
被引量:382
8
黄海澄.
控制论的美感论[J]
.文艺理论研究,1985(4):12-25.
被引量:5
9
傅修延.
思考与困惑:小议文学批评方法论的体系[J]
.文艺理论研究,1985(4):55-58.
被引量:1
10
朱光潜.
从具体的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J]
.学术月刊,1979,11(7):56-5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7
1
冯莉.
地理视野、理论创新与批评实践——读《文学地理学批评引论》[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24(1):211-217.
2
高建平.
论文学理论的原创力之源[J]
.文艺争鸣,2022(10):97-102.
被引量:2
3
张万盈.
传统与现代:比较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审美现代性[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58-62.
被引量:1
4
董学文.
文艺理论建构要有科学性[J]
.文艺争鸣,2012(11):28-30.
被引量:1
5
曾军,苗田.
探索接地和及物的文学理论——2012年文艺学研究热点扫描[J]
.社会科学,2013(1):185-192.
被引量:5
6
王伟.
反本质主义、文论重构与中国问题[J]
.文艺争鸣,2013(1):19-23.
被引量:5
7
董丽华.
零距离的“诱惑”——民办高校文学理论教改刍议[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3):230-230.
8
于永顺,韩雪梅.
2012年马列文论研究的回眸与思考[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4):556-561.
被引量:1
9
杨俊蕾.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问题回溯与发展前瞻[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1):32-38.
10
郝二涛.
文论家应该做什么?——近年来中国学界文论失语原因之反思[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35(3):121-125.
二级引证文献
51
1
朱立元.
后现代主义文论是如何进入中国和发生影响的?[J]
.文艺理论研究,2014(4):6-17.
被引量:14
2
李自雄.
关于反本质主义的三个关系问题——兼答王伟博士[J]
.文艺争鸣,2013(5):32-35.
被引量:3
3
余红艳.
未竟的现代性——兼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审美现代性[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1):53-58.
4
陈乃平,楚昆.
当代文艺理论发展的几个问题[J]
.南方文坛,2015(3):53-59.
被引量:1
5
李圣传.
文艺理论:“面向时代”的理论与批评——2014年文艺学学科热点扫描与前瞻[J]
.学术界,2015(7):214-222.
被引量:2
6
张从容,赵彩霞.
毛泽东《讲话》对中国文化发展的价值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4):506-512.
7
周坤,熊元义.
文艺理论的彻底与文艺批评的透彻[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6):117-123.
8
李自雄.
中国问题、民族身份与理论创新——兼答王伟博士[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142-146.
9
文耀贤.
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J]
.青年时代,2016,0(1):30-30.
10
马灵君.
中国文艺学发展的“本土化”路径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0(3):78-78.
1
何镇邦.
寄语《当代文坛》——贺《当代文坛》创刊十周年[J]
.当代文坛,1992(4):20-20.
2
王兵.
论胡风现实主义的启蒙意识[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2(4):68-72.
被引量:1
3
蒋寅.
袁枚诗学的核心观念与批评实践[J]
.文学遗产,2013(4):118-126.
被引量:5
4
朱桦.
应该多元多样,兼收并蓄[J]
.文艺理论研究,1989(3):68-70.
5
杨国良.
关于文艺理论的“陌生化”问题——理论的反驳与自我批判[J]
.文艺争鸣,1988(6):35-39.
6
韩文革.
《二十四诗品》与老庄哲学[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3):308-313.
被引量:4
7
吴予敏,予敏,任珺.
呼唤有理论品格的个性化批评——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研讨会缀要[J]
.文艺争鸣,2001(2):69-71.
8
宗文.
强化古代散文研究的理论品格[J]
.文学遗产,1995(5):121-123.
9
王先霈.
文艺理论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与理论的品格[J]
.江汉论坛,2014(2):104-108.
被引量:2
10
孙先科.
历史研究、文本细读、理论品格——评“明伦学术书系”[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4):296-308.
被引量:1
文艺争鸣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