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后申遗”时代的公共性发生与文化再生产 被引量:1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保护还是开发"作为中国申遗实践的热点问题,其实质是中国当代文化中产业与精英两个文化阶层借助官方观念错位而展开的话语竞争,忽略了遗产持有群体的文化觉醒;关注遗产持有群体的文化觉醒,标志着"后申遗"时代的到来。"后申遗"时代,文化觉醒引发的文化归属存在"误认"可能,遗产公共性则是觉醒的遗产持有者,以遗产为公共性实现的符号媒介,借助遗产媒介实现公共参与与群体沟通,避免"误认"。在当下申遗实践中,遗产公共性已在"遗产话语"、"遗产表演"、"遗产资源"与"遗产行政"四个维度发生。遗产公共性的社会建构应落脚在遗产的"文化再生产"上。
作者 耿波
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3,共6页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重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08JJD840185) 广东省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文化遗产与广东文化发展战略"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共引文献64

同被引文献146

二级引证文献8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