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语》文体的还原阐释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国语》的文体源于先秦时期的"语"文献,其史料涵括"国语"和"家语"文献。《国语》是在各国之"语"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它的基本文体形态在各国之"语"中已经奠定。八国之语是编纂者经过缜密遴选的,但由于变例这一编纂方式的存在,《国语》的实际记录远不止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国语》文本呈现对话的文体形态,但比起《尚书》这样的原生态对话文献又有新的发展,应属于次生态对话文献。《国语》的文体结构总体上近于"事语"体,但二者在文本形态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作者 夏德靠
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9-156,共8页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语类文献的生成 编纂及文体研究"(10XZW0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上古知识 观念与文献体系的生成与发展研究"(11&ZD10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3

  • 1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 2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
  • 3康有为.新学伪经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 4孙海波.《国语》真伪考.燕京学报,1934,(16).
  • 5谭家建.国语成书时代和作者考辨.河北师院学报,1985,(2).
  • 6上海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 7张居三.《国语》的史料来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12):89-94. 被引量:3
  • 8陈桐生.《国语》的性质和文学价值[J].文学遗产,2007(4):4-13. 被引量:17
  • 9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10柳诒徵.国史要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二级参考文献16

  • 1李家瑞.云南几个民族记事和表意的方法[J].文物,1962(1):12-14. 被引量:21
  •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 3杜预.春秋经传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 4.论语[M]..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 5桓谭.新论[M].严可均辑.全后汉文[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 6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J].历史教学,1962,(11).
  • 7魏了翁.春秋左传要义·卷首[M]..四库全书(经部)[Z].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1983..
  • 8柯尚迁.周礼全经释原:卷10[M]..四库全书(经部)[Z].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1983..
  • 9.春秋左传正义:卷1[M]..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 10.春秋公羊传[M]..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共引文献2651

同被引文献22

  • 1许兆昌.周代“四史”析论[J].史学集刊,1998(2):9-13. 被引量:6
  • 2彭德.宋玉生平考[J].东南文化,1992(6):190-202. 被引量:3
  • 3蔡彦仁.从宗教历史学看口述《论语》的传承与特征[J].世界宗教研究,1994(3):41-51. 被引量:4
  •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8.
  • 5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 6刘荣贤.从郭店楚简论《老子》书中段落与章节之问题.中山人文学报(台湾),2000,(10).
  • 7.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 8黄汝成.日知录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4..
  • 9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 10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630,370.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