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本细读”在国内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状况分析——另一角度纪念麦克卢汉的思考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传播学的内容分析法考查了文本细读自1979年到2011年国内及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运用情况。针对其间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麦克卢汉当年所传承的新批评流派的文本细读方法以及在今天国内的新闻传播专业领域内的应用价值。
作者
林新
机构地区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30,共5页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关键词
麦克卢汉
新批评
文本细读
新闻传播文本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殷晓蓉.
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与当今时代——纪念麦克卢汉诞辰100周年[J]
.新闻记者,2011(11):34-38.
被引量:5
2
周弛.
麦克卢汉与全球传播——上海交通大学纪念麦克卢汉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
.新闻记者,2011(11):43-45.
被引量:3
3
李明伟.
文学新批评派对麦克卢汉传播研究的影响[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6(5):124-128.
被引量:6
4
"纪念麦克卢汉百年诞辰'媒介环境学专辑"'.紫金网,http://www.zijin.net/news/mcluhan/Index.shtml.
5
张剑.《细读》,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第630-639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6
张隆溪.《结构的消失》[J].读书,1983,.
7
李陀,戴锦华,宋伟杰,何鲤.
面向挑战的文化批评——对几个电视剧文本的细读[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6,0(7):22-30.
被引量:4
8
蔡骐,谢莹.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传媒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04,26(3):43-49.
被引量:22
9
李楠.
上海小报中城市空间的下移与平面化展示——兼谈报刊的研究方法[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127-136.
被引量:4
10
《2008版山寨汉语辞典》.《南都周刊》,http://edu.people.com.cn/GB/14620075.html.2009年1年9日.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祝均宙.
上海小报的历史沿革(中)[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88(3):137-153.
被引量:3
2
杨伯淑 李凌凌.艺术的视角--理解麦克卢汉.现代传播,2006,(1).
3
(加)马尔尚.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王恩衷.艾略特诗学论文集[C].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13.
5
(加)梅蒂·莫利纳罗,科琳·麦克卢汉,威廉·托伊.麦克卢汉书简[Z].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53.
6
(加)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工业时代的民俗[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5.
7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M].斯蒂芬尼·麦克卢汉戴维·斯坦斯编.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
Marshall McLuhan and Brace R.Powers.The Global Village: Transformations in World Life and Media in the 21stCentury [M].NewYork:Oxford Univesity Press,1989.
9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10
Richard Abel.Marshall MeLuhan revisited[J].Logos12,2001, (1).
共引文献
36
1
王琰.
民族志方法在电视国际传播受众研究中的运用[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149-151.
被引量:1
2
庄元.
音乐学视野中的当代音乐传播研究[J]
.音乐研究,2005(1):67-74.
被引量:14
3
陈昊.
文化新闻的“文化危机”及对策谈[J]
.新闻知识,2005(7):72-74.
被引量:2
4
张晨阳,张国良.
2004年中国传播学研究回顾[J]
.新闻大学,2005(3):3-10.
5
刘玉.
走自主创新之路,发展民族微波产业——访上海杰盛无线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健[J]
.数字通信世界,2006(10):28-29.
6
刘韵.
新闻类周刊、周报之文化报道比较——以《三联生活周刊》、《新民周刊》及《南方周末》为例[J]
.新闻爱好者,2007(7):18-19.
被引量:1
7
庄元.
试论数字时代新技术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4):90-94.
被引量:10
8
陈兵.
政府的“造山运动”:有限政治与无限媒介[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2):10-14.
被引量:2
9
王琰.
民族志在电视国际传播受众研究中的运用[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4):68-71.
被引量:3
10
陈洪友.
试论中国当代新闻传播中的对抗式解读[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24(8):90-93.
被引量:5
1
李明伟.
文学新批评派对麦克卢汉传播研究的影响[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6(5):124-128.
被引量:6
2
《文学报》启事[J]
.文学自由谈,2012(5):42-42.
3
本刊编辑部.
文艺批评重镇需要“新批评”[J]
.上海采风,2012(2):1-1.
4
胡翼青.
理解麦克卢汉:写于麦克卢汉的百年诞辰[J]
.国际新闻界,2011,33(7):13-18.
被引量:16
5
林新.
文本细读在国内新闻传播领域的运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1):150-155.
被引量:1
6
陈歆耕.
专业报刊的定位与品牌影响力塑造——以《文学报·新批评》为例[J]
.新闻记者,2012(11):76-79.
7
《文学报》启事[J]
.文学自由谈,2013(1):137-137.
8
《文学报》启事[J]
.文学自由谈,2012(6):111-111.
9
林奇.
新闻传播文本首因效应“动态化”管见[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4):93-98.
被引量:6
10
张伟.
王纲解纽与浴火重生——论新媒体中的“新批评”[J]
.艺术广角,2016(2):12-17.
新闻记者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