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吴茱萸处方剂量刍议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吴茱萸在《中药学》、《方剂学》和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用量均不统一,且当今中医临床处方用量与其亦存在较大偏差,故查阅大量文献对其剂量进行考究,以便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
郭健
李岩
机构地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公安医院针灸理疗科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4-265,共2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吴茱萸
有毒
剂量
用药范围
安全有效
分类号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28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8
1
邓先瑜.
吴茱萸炮制的历史沿革[J]
.中成药,1999,21(6):297-298.
被引量:6
2
龚慕辛,王雅璕,邹志东,王智民.
吴茱萸汤现代临床应用证药规律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4):84-87.
被引量:16
3
张慧芳,张志杰,武露凌,蔡宝昌.
GC-MS分析不同贮藏条件对吴茱萸挥发油成分的影响[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17(3):205-209.
被引量:16
4
王心东,张凤梅,史代萌.
《伤寒论》药物大剂量应用初步探讨[J]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5):270-273.
被引量:22
5
郑宏,郑启友,郑攀.
吴茱萸汤治厥阴头痛试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0,6(3):62-63.
被引量:5
6
宫海明,赵桦.
不同产地吴茱萸果实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与小花吴茱萸的比较[J]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3):595-605.
被引量:17
7
蔡雪映,孟楠,杨冰.
服用吴茱萸过量致中毒1例分析[J]
.北京中医,2006,25(3):171-172.
被引量:48
8
张有新.
中药剂量与疗效的关系[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4):537-538.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王金华,薛宝云,梁爱华,王岚,郝近大,杨华,易红.
生姜与干姜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7(S1).
被引量:1
2
王奇志,梁敬钰.
吴茱萸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的研究近况[J]
.中草药,2004,35(8).
被引量:25
3
刘春林,阮颖,官春云.
β-罗勒烯信号分子诱导的防御基因表达模式[J]
.科学通报,2004,49(22):2373-2374.
被引量:10
4
李群,王易宾,李成韶,王琦.
吴茱萸炮制前后生物碱及毒性比较[J]
.中成药,1993,15(4):19-21.
被引量:18
5
王锐,倪京满,马星.
中药吴茱萸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1993,28(1):16-18.
被引量:27
6
王心东,张凤梅.
《伤寒论》麻黄特异用量治疗急重症述评[J]
.中国中医急症,1993,2(5):227-230.
被引量:4
7
王宗柱.
吴茱萸汤治疗神志病证的体会[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17(1):11-12.
被引量:1
8
曾虹燕,苏杰龙,方芳,冯波.
不同方法提取的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3):578-582.
被引量:26
9
马雁鸣,阿布力米提.伊力,廖立新,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GC-MS分析伊犁绢蒿挥发油化学成分[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5):1039-1041.
被引量:7
10
张韬,张世臣,魏璐雪.
中药吴茱萸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6):341-343.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128
1
温英丽,李捷,范天慈,任晓亮,窦志英,刘亚男.
基于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的吴茱萸“陈久者良”实验研究[J]
.中药材,2021,44(4):842-847.
被引量:8
2
郑罗棋,惠慧,田港,徐晓芬,秦路平,单琪媛.
基于网络药理学吴茱萸致肝毒性机制研究[J]
.中草药,2020,51(2):419-425.
被引量:11
3
魏飞亭,董嘉皓,乔日发,罗云,杨武亮,杨明,袁金斌.
中药“陈久者良”的研究概述与思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8):3048-3053.
被引量:6
4
程先宽,韩振蕴,范吉,陈志刚.
中药超大剂量应用历史及现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2):69-71.
被引量:23
5
王世永,李小定,吴谋成.
荧光化学发光法研究吴茱萸精油的抗氧化作用[J]
.食品科技,2008,33(2):206-208.
被引量:4
6
龚慕辛,王雅璕,邹志东,王智民.
吴茱萸汤现代临床应用证药规律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4):84-87.
被引量:16
7
杨卫平,杨占南,何前松,彭全材,冯泳.
GC-MS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的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J]
.精细化工,2009,26(5):458-463.
被引量:4
8
黄章倍,何厚罗,辛海量.
中药“六陈”现代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09,25(5):117-119.
被引量:3
9
滕杰,杨秀伟.
不同产地吴茱萸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J]
.中国现代中药,2009,11(11):17-20.
被引量:8
10
芦柏震,王春雷,周俐斐.
中药处方药味剂量大小探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38-40.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9
1
赵锦连.
我院门诊中药处方调查与分析[J]
.中药与临床,2012,3(3):43-45.
被引量:7
2
何成先.
略论《金匮要略》温经汤运用[J]
.中医杂志,2009,50(S1):7-8.
被引量:3
3
程先宽,韩振蕴,陈志刚,范吉平,余海滨,张伟华.
不同地区医院处方与经方药味、用量比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2):44-47.
被引量:8
4
程先宽,韩振蕴,范吉平,陈志刚.
《伤寒杂病论》汤剂与3509首现代汤剂药味、用量比较[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7):445-447.
被引量:6
5
刘涛.
温经汤加减治疗不孕症10例[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7,9(15):64-65.
被引量:1
6
郭力恒,张军,唐光华.
关于2005药典中附子用量的商榷[J]
.四川中医,2009,27(8):60-62.
被引量:5
7
黄璐明,杨洪军,唐仕欢,黄璐琦,周超凡.
中药用量标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
.中医杂志,2009,50(7):651-654.
被引量:15
8
唐仕欢,黄璐明,黄璐琦,杨洪军,周超凡.
常用中药饮片用量问卷调查报告[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4):539-543.
被引量:24
9
黄和,杨慧敏.
重用半夏治疗多寐临床体会[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8):572-573.
被引量:4
10
李娆娆,张志杰,王祝举,汪芳,原思通.
近60年中药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5):213-216.
被引量:46
引证文献
2
1
郭晓娜.
温经汤临床应用体会[J]
.环球中医药,2016,9(2):232-233.
被引量:3
2
徐春梅,荣朝,薛承斌.
我校社区医院中药处方5020张用药情况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5):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梁满兰,邹民,廖卫明.
温针灸联合加味温经汤及健康宣教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J]
.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4):2556-2559.
被引量:22
2
谢夏阳.
温经汤配合桃红四物汤对月经不调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与安全性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5(4):122-124.
被引量:6
3
孙加丰,张新喜,杨亭亭.
杭州市儿科中医临床处方饮片用量的调查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4):49-51.
4
陈华.
温经汤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22,37(24):4496-4499.
被引量:3
1
李刚.
腹腔镜辅助与传统远端胃癌根治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92-93.
被引量:4
2
余传定.
刍议暗示在肿瘤诊治中的作用[J]
.抗癌,2002(4):30-30.
3
岳光成,张艳锋,苏文中.
刍议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1):208-209.
被引量:2
4
常敏毅.
大蒜抗肿瘤刍议[J]
.抗癌,2003(1):21-21.
5
章文华,吴令英.
宫颈癌综合治疗刍议[J]
.抗癌,2003(3):12-13.
6
郁宝铭.
直肠癌保肛手术刍议[J]
.抗癌,2003(4):8-9.
7
管忠震.
临床肿瘤学进展及我国肿瘤防治工作刍议[J]
.中国肿瘤,1992,1(7):18-19.
8
肖静,骆赟韵,陈秋霞,贺海霞,温斯亮.
穴位贴敷防治TP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临床观察[J]
.新中医,2012,44(6):133-134.
被引量:8
9
廖文强,李波,李莉,赵军宁.
吴茱萸致小鼠肝毒性分子机制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4):4865-4868.
被引量:12
10
蔡建华.
PET/CT在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刍议[J]
.医药与保健,2014,0(3):157-157.
中医杂志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