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股定价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带来的"三高"现象,即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及新股破发,不仅损害了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更违背了市场价值规律,破坏了股票的内在价格秩序。本文通过对新股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现阶段我国新股频频破发主要是新股定价机制不合理造成的,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作者
鲁娜
机构地区
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学院
出处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年第36期193-194,共2页
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关键词
新股破发
新股定价方法
影响因素
分类号
F014.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79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金晓斌,吴淑琨,陈代云.
投资银行声誉、IPO质量分布与发行制度创新[J]
.经济学(季刊),2006,5(2):403-426.
被引量:28
2
徐浩萍,罗炜.
投资银行声誉机制有效性——执业质量与市场份额双重视角的研究[J]
.经济研究,2007,42(2):124-136.
被引量:104
3
黄春铃,陈峥嵘.
IPO市场承销商声誉机制的形成机理及实证检验[J]
.证券市场导报,2007(2):19-25.
被引量:32
4
赵林海.
股票IPO抑价问题研究综述[J]
.生产力研究,2009(5):175-176.
被引量:11
5
王珺.
我国中小企业板IPO抑价现象实证研究[J]
.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09,0(6):49-50.
被引量:8
6
刘志军.
股权分置改革后新股发行抑价率的变化及原因分析[J]
.投资研究,2007,26(11):28-31.
被引量:4
7
熊虎,孟卫东,周孝华,杜俊涛.
核准制下投资者行为偏差和中国IPO抑价实证研究[J]
.软科学,2007,21(4):61-65.
被引量:7
8
徐子尧,王晓东.
中国新股发行抑价的理论解释与现实分析[J]
.天府新论,2007(6):62-65.
被引量:3
9
田高良,王晓亮.
我国A股IPO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07,10(5):94-99.
被引量:21
10
周孝华,姜婷.
询价制下后市流动性和IPO抑价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8(10):41-45.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06
1
张涛.
IPO折价现象的行为金融学解释[J]
.华南金融研究,2004,19(3):38-42.
被引量:9
2
王华,张程睿.
不对称信息理论对“IPO折价之谜”的解析[J]
.财经问题研究,2004(11):40-43.
被引量:11
3
俞颖.
主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关系的实证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1):50-54.
被引量:16
4
刘江会,尹伯成,易行健.
我国证券承销商声誉与IPO企业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
.财贸经济,2005,26(3):9-16.
被引量:36
5
戴晓凤,张清海.
中国A股IPO首日超常收益的实证分析[J]
.浙江金融,2005(3):32-35.
被引量:8
6
朱凯,陈信元.
认购方式与IPO抑价[J]
.经济科学,2005(3):66-79.
被引量:15
7
黄春铃.
证券监管效率和承销商声誉——基于南方证券“麦科特事件”的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2005,21(7):129-138.
被引量:26
8
吴世农.
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J]
.经济研究,1996,31(4):13-19.
被引量:317
9
黄春铃,石桂峰.
证券监管者声誉和承销商声誉的关联性研究[J]
.经济经纬,2006,23(5):116-119.
被引量:1
10
汪宜霞,夏新平.
噪声交易者与IPO溢价[J]
.管理科学,2007,20(3):91-96.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179
1
朱玉杰,张上冉.
不同发审机制下的承销商声誉与债券融资成本[J]
.经济学报,2021,8(1):109-128.
被引量:4
2
马若微,翟彤彤.
绿色信贷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基于银行声誉视角的中介效应分析[J]
.农村金融研究,2021(6):9-21.
被引量:12
3
吕怀立,贾琬娇,李婉丽.
核准制保荐经历与科创板IPO定价——来自保荐代表人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2021(5):95-106.
被引量:19
4
王化成,陈占燎,欧阳才越,王欣.
证券公司上市可以提高IPO企业市场表现吗?[J]
.管理评论,2021,33(3):3-13.
被引量:3
5
魏巍,魏宁.
IPO抑价原因浅析[J]
.经济视野,2013(5).
6
刘志军.
投资银行声誉与IPO超额回报率相关分析[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23(6):56-60.
被引量:3
7
郇志坚,戈歧明.
我国IPO高抑价探析——以新疆金风科技IPO为例[J]
.新疆金融,2008(2):42-44.
被引量:2
8
刘志军.
保荐制下的投资银行声誉效应实证研究[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6(1):68-73.
被引量:2
9
熊正德,郭艳梅.
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机理、缺失动因与路径[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29(3):71-75.
被引量:10
10
赵根宏.
证券投资基金经理变更、影响及治理——从人力资本的视角[J]
.当代经济,2009,26(3):70-71.
同被引文献
6
1
王永泉.
我国股票IPO发行方式改革问题探讨[J]
.商业时代,2010(14):64-65.
被引量:4
2
罗全兵.
我国股市一级市场发行定价机制问题研究[J]
.财经界,2011(10):38-38.
被引量:1
3
初昌雄.
新股破发与新股发行定价问题研究[J]
.市场经济与价格,2011(8):38-41.
被引量:7
4
雷增收.
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缺陷及完善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1):190-190.
被引量:3
5
杨鹤.
我国股票二级市场溢价现象分析——来自A股市场的数据[J]
.对外经贸财会,2002(6):6-8.
被引量:1
6
陈红.
我国股票发行体制市场化创新研究[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79-8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林贵红.
上交所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原因分析[J]
.中国市场,2013(25):78-79.
1
郁晨.
我国新股发行“三高”现象形成原因及对策[J]
.当代经济,2013,30(20):116-117.
2
钟林.
创业板疯涨背后的“乱象”[J]
.股市动态分析,2010(24):30-30.
3
杨阳.
后1664时代:近六成新股破发 505只股票成“绞肉机”[J]
.股市动态分析,2013(27):12-13.
4
顾明.
征战“无人区”,掘金“破发股”[J]
.股市动态分析,2010(7):46-46.
5
陈斌.
节日效应来袭 新股破发再现[J]
.股市动态分析,2010(Z1):40-40.
6
段卫东.
我国民间投资启而不动的原因及对策[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1(7):12-15.
被引量:1
7
声音[J]
.中国经济周刊,2004(41):7-7.
8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难言成功[J]
.钱经,2009(8):30-30.
9
毛文.
我国新股发行询价制与IPO破发的关系研究[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1(6):67-69.
被引量:4
10
陈生.
新股“破发潮”的冷思考[J]
.股市动态分析,2010(6):34-34.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年 第3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