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涉外型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行为和舆论引导——对2010年马尼拉“香港人质事件”危机传播的思考 被引量:9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10年菲律宾涉华人质事件除了具备突发公共事件的共同特点外,又涉及外交层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特殊性,因而形成了跨国突发公共事件危机传播的新特点。基于中国政府的坚强后盾、港府及市民的共同努力,较为成功地应对了此次人质危机事件,也为内地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了一个样本。本文拟从跨国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与公众的互动及舆论引导入手,指出涉外型危机传播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传播理念的变革与传播生态环境良性建构的重要性与有效性。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1

  • 1张志东.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近代史研究,1998(2):298-307. 被引量:25
  • 2《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二章第四节.
  • 3尤尔根·哈贝马斯,汪晖译..《公共领域》..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25,126,126,128,129页..
  • 4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999年,第35-38,39-40,41,223,32,46页.
  • 5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990年版序言”,第5-6页.
  • 6Seyla Benhahib, “Model af Public Space: Hannah A.rendt, the Liberal Tradition, and Jurgen Habermas”, in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edited by Craig Calhoun,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2.p.74, 86, 86- 87.
  • 7魏斐德.《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西方人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思考》,见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375页.
  • 8Jurgen Habermas,"Struggles for Recognition in the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State", in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edited by Amy Gutman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128- 129.
  • 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第44页.
  • 10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1-432页

同被引文献51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