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教育的主体间性及其价值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教学中师生关系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主体间性的引进很好地回答了教师和学生间主体性的问题。把主体间性引进师生关系,是因它在哲学领域是主体与主体间的相互性与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主体的内在相关性。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正是要建立这种主体与主体间的统一、平等关系即主体间性。这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及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作者 邵香芝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4期188-188,共1页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2

  • 1高清海.人的未来与哲学未来——“类哲学”引论[J].学术月刊,1996,28(2):3-16. 被引量:82
  • 2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5(3):32-38. 被引量:351
  • 3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21(6):11-16. 被引量:136
  • 4[美]杜威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14-117.
  • 5王南湜.交往概念与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J].求是学刊,2003,(3).
  •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 7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J].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 8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 9[美]弗洛姆.占有与存在—一个新型社会的心灵基础[M].杨慧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

共引文献16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