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及营养调控措施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恒温动物由于其自身的新陈代谢、物质循环以及能量流动来维持自身体温的恒定.并且能够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调整自身代谢率来适应环境.体温基本恒定是保证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维持其正常生理活动的一个重要基础。
作者
万向
郭志有
机构地区
重庆市云阳县畜牧兽医局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畜禽业》
2012年第2期22-24,共3页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关键词
营养调控措施
热应激
奶牛
新陈代谢
恒温动物
生理活动
相对稳定
体内环境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5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63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10
1
田萍,蔡森,姚武群.
温湿指数(THI)对荷斯坦牛产奶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奶牛,2002(4):13-15.
被引量:13
2
刘艳琴,高洁,高玉红,江富华,李建国.
炎热夏季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酸钙对热应激影响的研究[J]
.草食家畜,1999(4):37-39.
被引量:47
3
李建国,桑润滋,张正珊,王铁征,朱慧中,安永福,曹玉凤,田英才,许增福.
热应激对奶牛生理常值、血液生化指标、繁殖及泌乳性能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1(4):69-75.
被引量:138
4
王建平,王加启,卜登攀,霍小凯,郭同军,魏宏阳,周凌云,李发弟.
高温条件下高产和中产奶牛产奶性能及瘤胃发酵的研究[J]
.动物营养学报,2010,22(1):51-56.
被引量:29
5
史彬林,闫素梅.
奶牛耐热性评定指标的研究[J]
.中国奶牛,1996(2):20-22.
被引量:63
6
高腾云,王艳玲,韩正康,戴春旭,李军伟.
利用F89和瘤胃素减缓奶牛热应激与提高产奶性能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4):353-356.
被引量:23
7
薛白,王之盛,李胜利,王立志,王祖新.
温湿度指数与奶牛生产性能的关系[J]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3):153-157.
被引量:56
8
李如治.
奶牛热应激研究现状[J]
.中国奶牛,1995(4):38-40.
被引量:52
9
李新建,高腾云,孙宇,李明,田士铃.
烟酸和烟酸铬对热应激奶牛产奶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家畜生态学报,2006,27(5):26-31.
被引量:28
10
孙齐英.
奶牛不同抗热应激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
.江西饲料,2003(5):5-8.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75
1
布仁.
温湿度对乳牛产乳量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2000(z1):26-28.
被引量:1
2
叶长兴,张国华,黄秀珠.
湿垫蒸发降温蛋鸡舍环境的测定和评价[J]
.畜牧与兽医,2000(z1):100-102.
被引量:1
3
史彬林,李如治,黄昌澍,林全曾,金穗华.
红细胞钾作为乳牛耐热性选择指标的遗传可靠性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3,16(3):64-68.
被引量:28
4
何万领,李晓丽,杨自军.
中草药添加剂取代抗生素任重道远[J]
.养殖与饲料,2005,4(1):10-13.
被引量:1
5
刘智喜,李权武,武浩,牛隽,李凤林,范庆丰,潘锁荣,郭小民.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探讨[J]
.畜牧兽医杂志,1994,13(2):15-19.
被引量:19
6
韩名堂,苗树君,陈茂清,韩华,韩光毅.
温度、湿度和光照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1995(11):15-16.
被引量:6
7
梁琛,张建海.
夏季奶牛热应激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
.现代畜牧兽医,2005(8):38-40.
被引量:2
8
李如治.
奶牛热应激研究现状[J]
.中国奶牛,1995(4):38-40.
被引量:52
9
李振.
通过日粮营养调控措施 缓解夏天奶牛热应激[J]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5,30(6):11-14.
被引量:1
10
李振.
奶牛抗热应激添加剂的应用[J]
.中国饲料,2006(3):19-21.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363
1
陈浩,敖日格乐,王纯洁,斯木吉德,阿日查,张剑,刘波.
肉牛热应激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24(12):71-77.
被引量:11
2
张响英,唐现文.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
.养殖与饲料,2007,6(2):49-52.
被引量:2
3
邓发清,黄建华.
热应激对牛奶中生化指标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2008,40(4):76-78.
被引量:4
4
吴结革,霍淑娟,茆达干.
热应激对动物生殖机能的影响及其防止措施[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22(3):99-103.
被引量:5
5
金兰梅,伍清林,金保方,方光远,刘宏波,林志平,王明海,马高民,戴卉.
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夏安散)对奶牛产奶量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兽医学报,2008,28(7):852-857.
被引量:23
6
李志才,刘海林,肖兵南,戴求仲,郑文成.
荷斯坦奶牛抗热应激环境调控技术研究[J]
.食品科技,2004,29(z1):327-328.
7
吕东海,夏东,李如治.
高温对牛生殖内分泌及繁殖性能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2000(z1):11-16.
8
霍永久,夏东,李如治,谭志明,谢伍生.
日粮钾水平对乳牛红细胞钾含量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2000(z1):36-38.
9
杨游,袁志琳,董国忠,魏学良,宋代军.
饲粮中添加脂肪酸钙和烟酸铬对热应激奶牛产奶性能、生理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1):145-151.
被引量:36
10
宋小珍,付戴波,瞿明仁,杨食堂,刘道杨,徐振松.
热应激对肉牛血清内分泌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12):2485-2490.
被引量:73
同被引文献
57
1
欧阳克蕙,鲁友友,瞿明仁,黎观红,游金明,熊小文.
烟酸对高精料饲粮肥育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9):1764-1769.
被引量:13
2
李广运.
预防奶牛冷应激的措施[J]
.养殖技术顾问,2005(1):9-9.
被引量:7
3
廖晓霞,叶均安.
泌乳奶牛热应激研究进展[J]
.中国饲料,2005(19):21-23.
被引量:33
4
田粉莉,姚瑞兰,王正秀,白鸿雁.
冷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及预防措施[J]
.河南畜牧兽医,2006,27(2):24-25.
被引量:4
5
史彬林,闫素梅.
奶牛耐热性评定指标的研究[J]
.中国奶牛,1996(2):20-22.
被引量:63
6
李新建,高腾云,常智留,席进华.
烟酸和烟酸铬对热应激奶牛产奶性能和血液激素水平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4):411-415.
被引量:34
7
李建国,韩永利,李秋凤,曹玉凤,李运起,杨佳栋.
烟酸对高温环境中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06,18(3):154-159.
被引量:29
8
赵芸君,孟庆翔.
日粮添加烟酸对活体外瘤胃发酵和纤维降解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1(5):46-50.
被引量:13
9
杨赵军.
烟酸对奶牛的营养作用[J]
.中国饲料,1997(6):20-21.
被引量:15
10
杜娟,狄和双,王根林.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的建立及高温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
.生物工程学报,2007,23(3):471-476.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4
1
李萍,梁辛,韦升菊,李舒露,杨承剑,李丽莉,梁贤威,夏中生,邹彩霞.
不同水平烟酸对夏季泌乳水牛饲粮养分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4,26(9):2630-2636.
被引量:8
2
张慢,王湘阳,易建明.
牛舍温热环境对奶牛生产和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家畜生态学报,2018,39(2):6-11.
被引量:15
3
史天民,陈勇.
夏季养羊预防热应激"十招"[J]
.兽医导刊,2020,0(2):238-238.
4
于化福,周天琪,孙守强,芦娜,吕世民,刘景喜.
天津地区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2022,28(S01):42-47.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林波,梁辛,韦升菊,李丽莉,梁贤威,李萍,邹彩霞.
烟酸对水牛瘤胃发酵指标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5,27(8):2396-2404.
被引量:7
2
陈作栋,王灿宇,包淋斌,瞿明仁,杨食堂,许兰娇.
烟酸对育肥期锦江黄牛生产性能影响及适宜添加量研究[J]
.江西饲料,2016(4):1-3.
3
王冠,曲永利,陈勇,于省波.
过瘤胃烟酸对北方奶牛热应激及生产性能的影响[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6,28(4):30-35.
被引量:9
4
宋怀波,吴頔华,阴旭强,姜波,何东健.
基于Lucas-Kanade稀疏光流算法的奶牛呼吸行为检测[J]
.农业工程学报,2019,35(17):215-224.
被引量:14
5
韩志蕾,甄永康,张振斌,顾亚兰,冀德君,王梦芝.
散养式和栓系式奶牛舍冬季环境卫生指标差异比较[J]
.安徽农学通报,2020,26(6):83-86.
被引量:1
6
揭育辰,王丽娜.
环境因素对畜禽采食行为的影响[J]
.饲料研究,2020,43(7):139-141.
被引量:2
7
陈逸飞,欧阳佳良,李佩真,王梦芝,贡玉清.
华东地区冬季不同畜种有窗式畜舍内环境卫生指标的比较[J]
.家畜生态学报,2020,41(8):74-78.
被引量:2
8
赵寿培,李雪梅,高玉红,孙新胜,郭建军,郝赞艮,毛森.
冀中平原奶牛舍温热环境评价及温热参数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2020,47(11):3510-3517.
被引量:5
9
郭爽,孟繁宇,徐熙亮,杨健,李亚东,王煦,王洪宇.
冷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概述[J]
.天津农业科学,2021,27(3):61-64.
被引量:8
10
郑永辉,鞠鑫鑫,孙辉,郭建斌,董仁杰.
奶牛场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措施[J]
.中国乳业,2021(11):34-39.
被引量:3
1
黄金昌,林化成,袁卫东.
有机微量元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J]
.湖南饲料,2014(1):42-45.
被引量:5
2
刘山辉.
中草药方剂对鸡大肠杆菌的药理试验研究[J]
.养殖技术顾问,2007(10):100-102.
3
王晓芳,安永福,薛振卫,符乐,杨学颖.
日粮中添加微量发酵中药制剂对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7(3):180-182.
被引量:8
4
毕晋明,王永军.
动物肠道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
.饲料广角,2006(11):40-42.
被引量:10
5
叶品坤.
动物营养与机体免疫功能[J]
.中国动物保健,2001,3(11):9-10.
被引量:1
6
王华.
浅谈环境温度对猪的影响[J]
.猪业科学,2010,27(11):78-79.
被引量:1
7
吉学仁.
商品肉仔鸡生长发育障碍原因分析(一)[J]
.山东家禽,2003,16(4):10-13.
被引量:2
8
郭继柱.
全舍饲绵羊捕捉应激的危害及防制措施[J]
.养殖与饲料,2006,5(2):38-39.
被引量:2
9
灵芝与免疫调节(三)[J]
.中国保健食品,2008(4):26-27.
10
灵芝与免疫调节(二)[J]
.中国保健食品,2008(3):26-27.
畜禽业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