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我国违法行为社区矫正制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介于刑事处罚与治安管理处罚之间的行政处罚措施,其正当性与合法性受到强烈质疑。作为取代劳动教养制度的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已被列入立法计划。社区矫正成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的重要执行方式具有应然选择性与现实可能性。我国应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构建违法行为矫治的社区矫正制度。
作者
马聪
李敏
机构地区
山东建筑大学法政学院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违法行为矫治
劳动教养
社区矫正
分类号
DF7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6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1
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3页.
2
[意]切萨雷·龙勃罗梭.《犯罪人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8月版,第74页,第89页.
3
张亮.《刑法及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建议稿社区矫正执行办法草案稿均已起草》,《法制日报》,2010年2月28日第1版.
4
颜九红.
美国社区矫正的成功典范——迪兰西街矫正中心[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2):64-66.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24
1
官建东.
浅议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恢复性司法理念在实践中的运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16):92-94.
2
谢佑平,谢澍.
程序与实体: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机制的改造[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34-42.
被引量:10
3
文正邦,唐芬.
论重视和加强宪法的程序性建设[J]
.政治与法律,2005(1):13-19.
被引量:9
4
林林.
从主体间性论被追诉人主体性特质[J]
.比较法研究,2006,20(3):81-90.
被引量:4
5
王作富,但未丽.
关于减刑制度的正当性思考[J]
.法学家,2006(6):45-52.
被引量:10
6
舒晓.
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之完善[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21(1):114-116.
被引量:2
7
张传伟.
我国社区矫正京沪模式的比较分析与选择[J]
.北京社会科学,2009(1):55-61.
被引量:35
8
张传伟.
社区矫正“1+X”运行模式[J]
.法学论坛,2010,25(1):143-149.
被引量:10
9
于志刚.
犯罪的规范性评价和非规范性评价[J]
.政法论坛,2011,29(2):29-43.
被引量:26
10
朱锦秀.
社区矫正与未成年人犯罪法律适用的系统性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3):163-16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60
1
赤艳.
关于改革与完善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构想[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S1):171-177.
被引量:10
2
骆群.
寻求行为的融洽点:标签理论与社区矫正[J]
.行政与法,2006(12):131-133.
被引量:2
3
刘乐.
美国对犯罪青少年的社区矫正项目[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S1):178-180.
被引量:32
4
张庆国.
试论劳教制度的改革[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14(2):71-75.
被引量:6
5
王志亮,李宏伟.
社区矫正的缘起[J]
.检察风云,2006(22):13-13.
被引量:2
6
汤尧.
论社区矫正入矫听证的必要性[J]
.金陵法律评论,2010(2):109-119.
被引量:2
7
陈兴良.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刑罚结构调整[J]
.法学研究,1998,20(6):40-54.
被引量:172
8
董颖,陈青.
流动人口犯罪人纳入城市社区矫正范围的思考[J]
.求实,2009(S2):74-76.
被引量:10
9
汤啸天.
社区矫正试点与矫正质量的提高[J]
.当代法学,2004,18(4):13-20.
被引量:31
10
王发强.
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J]
.法学杂志,1997,18(4):33-3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姚佳.
“改头换面”还是“脱胎换骨”——从劳动教养制度的停用谈起[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3(3):26-31.
被引量:4
2
沈玮玮,赵晓耕.
回顾与反思:我国社区矫正研究的十年(2002~2012)[J]
.中国监狱学刊,2012,27(6):5-11.
3
张斌峰,闫斌.
“化学去势”立法探讨:争议与鉴借[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1):76-80.
被引量:7
4
周静.
论我国刑事禁止令制度的适用与完善[J]
.甘肃社会科学,2013(6):135-139.
被引量:3
5
汪玉芳,付姗姗,杜冰花.
劳教事由类型研究——基于劳教案件的实证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134-14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马雷,狄小华.
我国未成年人刑罚替代措施的重构[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0(2):72-80.
被引量:4
2
闫斌.
网络言论自由权宪政价值初探[J]
.理论月刊,2013(4):108-112.
被引量:14
3
闫斌.
论“狱侦耳目”制度被滥用的危害及对策[J]
.政法论丛,2013(6):115-120.
被引量:9
4
闫斌.
我国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2014(7):50-52.
被引量:2
5
李晋维.
浅议“后劳教时代”的制度建设[J]
.法制与经济,2014(11):61-62.
6
阮齐林.
后劳教时代惩治违法犯罪的法律结构[J]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1(1):102-106.
被引量:14
7
闫斌.
立法合法性研究:审视与建构——基于立法商谈理论的视角[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5):115-126.
被引量:1
8
陈伟.
劳教制度废除后的法律衔接机制探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12):66-75.
被引量:6
9
王徐美慧.
从生理心理学角度看犯罪[J]
.现代交际,2016(10):23-24.
10
熊贵彬.
影响、衔接与政策选择:后劳教时代北京社区矫正调查[J]
.社会建设,2016,3(5):58-69.
1
马迅.
劳动教养废止后的新进路——违法行为矫治化[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63-67.
被引量:1
2
张腾.
后劳教时代刑罚权扩张之分析[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5(1):99-102.
3
张亚平.
《违法行为矫治法》之性质解读[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7,21(5):19-24.
被引量:3
4
闵敢.
论劳务派遣的立法理念及其法律完善[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9,24(4):123-127.
被引量:2
5
李轶男.
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程序规范的修改[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2(2):53-55.
6
卫乐乐,韩露.
论我国环境刑法中刑罚与行政处罚的衔接[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33(12):30-34.
被引量:2
7
刘杨.
正当性与合法性概念辨析[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4(3):12-21.
被引量:121
8
牛忠志,杜永平.
怎样实现对行政犯的“亦刑亦罚”[J]
.河北法学,2014,32(1):48-56.
被引量:4
9
赵龙龙,张富强.
辩诉交易与我国司法正义兼容性探究[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9(3):80-83.
10
陈家林.
论刑法中的危险概念[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20(2):32-38.
被引量:19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