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本主义对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孤独不同于孤立。产生于个体实际的人际交往的质量与个体所期望的不一致。尽管孤独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但人本主义研究者认为 ,人们对孤独感有相当稳定的感受性 ,并提出了引起孤独感的两种人格特征 ,即对他人和自我的消极评价以及缺乏基本的社会技能 ;通过基本社交技能的训练可以摆脱孤独感。
作者
黄洁华
机构地区
广东省汕头大学高教所
出处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0年第1期29-30,共2页
Health Psychology Journal
关键词
孤独感
测量
人本主义
分类号
R749.9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6
引证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285
同被引文献
166
1
贾晓宾.
青少年孤独感的心理因素探析[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25-27.
被引量:4
2
唐民.
大学生应付方式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29-231.
被引量:19
3
王慧琴.
外派难题[J]
.IT经理世界,2006(19):79-81.
被引量:3
4
杨雪梅.
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1):152-154.
被引量:18
5
杨中芳,彭泗清.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
.社会学研究,1999(2):3-23.
被引量:564
6
邹泓.
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4-42.
被引量:103
7
邹泓.
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2):39-44.
被引量:212
8
王极盛,邱炳武,赫尔实.
中学生抑郁与焦虑的关系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1998,8(3):63-65.
被引量:20
9
邹泓.
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3):57-61.
被引量:101
10
周瑞兰,孙衍桂,苏荣红,杨凤莲.
复读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山东精神医学,2004,17(3):160-16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0
1
谷传华,李阳,周宗奎.
小学儿童孤独感与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80-483.
被引量:10
2
韦耀阳,李晓.
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
.滨州师专学报,2004,20(2):78-81.
被引量:15
3
韦耀阳.
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1):73-75.
被引量:16
4
韦耀阳.
高中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J]
.菏泽学院学报,2005,27(2):79-82.
被引量:21
5
潘玉进,金笑笑,杨青影,王婕,陈显跃.
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研究[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6(6):108-113.
被引量:13
6
李松英,温廼.
医学院大学生孤独及其相关因素初探[J]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497-498.
被引量:11
7
黄勋敬,孙海法.
外派经理孤独感的根源及干预措施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25(1):31-33.
被引量:1
8
谢华.
我国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自贡、乐山地区为例[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4):40-44.
被引量:2
9
刘美丹.
大学生孤独心理透视[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20-21.
被引量:2
10
徐建成,梁竹青.
外来务工子女孤独感的调查研究——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为例[J]
.中国校外教育,2009(4):61-62.
二级引证文献
285
1
代莉,雷丽梅,肖旭珏,杨洋,黄敏,刘晓莉.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孤独感现状调查[J]
.心理月刊,2023(4):217-219.
2
王利,魏丕勇.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干预治疗研究[J]
.体育视野,2021(20):58-59.
被引量:1
3
刘春莉.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多因素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2):230-233.
被引量:2
4
王烨.
高二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研究[J]
.高考,2023(7):115-118.
5
王敏,丰秀娟.
认知行为指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焦虑情绪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5):133-135.
被引量:2
6
谷传华,李阳,周宗奎.
小学儿童孤独感与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80-483.
被引量:10
7
鞠灿,Katy Greenland,彭洲.
高中生心理问题、帮助寻找以及社会支持的调查——以襄樊市某中学为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S1):119-122.
被引量:1
8
谷长芬,王雁,曹雁.
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关系[J]
.中国特殊教育,2009(2):69-74.
被引量:12
9
安桂花,张海钟.
自我意识的城乡跨文化十年研究成果综述[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3):86-89.
被引量:10
10
许霞.
福州市676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与分析[J]
.金融教育研究,2008,22(S1):192-193.
被引量:2
1
林雪香,曾小清.
71例关锁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J]
.当代医学,2009,15(12):120-120.
被引量:1
2
李谦.
生活技能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2):101-101.
被引量:16
3
王素华.
学校背景下抑郁症的心理咨询1例[J]
.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161-162.
被引量:1
4
李彦林,丁关元,刘全春,盛嘉玲,张建华,沈怡,吴勇敏.
慢性精神分裂症院内职业康复疗效的10年观察[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3):228-228.
被引量:2
5
邹琼.
三大治疗理论——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人性观之比较[J]
.四川心理科学,2004(2):9-11.
6
李玉娟.
缓解期精神病患者的生活技能训练效果观察[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4):305-306.
被引量:1
7
李雅文.
另一种心理治疗——存在主义心理治疗[J]
.心理与健康,2006(4):14-15.
被引量:1
8
赵幸福,张亚林.
强迫性神经症的心理机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2):114-115.
被引量:9
9
张龄元.
和孩子一起放松[J]
.妇幼健康,2004(9):48-51.
10
关键.
心身疾病漫谈(之四)——心身疾病的行为疗法(上)[J]
.长寿,1996,0(7):34-34.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