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7-71,共5页
Chinese Rural Economy
同被引文献62
-
1王敏,代晓君.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探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10-12. 被引量:4
-
2黄顺基.论环境与人问题的三个层次[J].文史哲,1997(6):81-84. 被引量:2
-
3徐琪.江苏沿江地区农业产业化地域类型与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4):349-353. 被引量:4
-
4杨震,薛原.环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范式的建立[J].中国环境科学,1994,14(3):230-233. 被引量:2
-
5朱正方.植物农药研究与开发进展[J].湖北化工,1996,13(A04):14-17. 被引量:2
-
6李金凤,徐志强,于向华,王丽,张家成,关杰,刘晓敏.辽宁省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其演变趋势[J].辽宁农业科学,2007(2):5-7. 被引量:17
-
7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
8刘常海 张明顺.环境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
9李丙寅 马同森.环境科学选论[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
10孙红文 朱坦 戴树桂.芘在模型颗粒物和土壤中的解析行为研究[A]..第一届海峡两岸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整治研讨会[C].台北,2002.9.
引证文献8
-
1聂艳,周勇,朱海燕.基于GIS和PSR模型的农用地资源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92-96. 被引量:22
-
2沈德福,史学正,吕成文,于东升.江苏沿江地区土壤肥力空间分布及其区域对比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3):316-321. 被引量:13
-
3肖厚军.试论贵州耕地利用现状与保护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5,33(B09):77-79. 被引量:5
-
4雷芸.农业土壤污染立法重心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010-10011. 被引量:3
-
5汤育.辽宁省土壤资源保护浅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28(4):46-47. 被引量:1
-
6张和平.盘锦市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调查及评价[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29(6):45-47. 被引量:3
-
7刘伯霞.西部农业退耕还林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1(3):69-72.
-
8李俊国.环境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205-207.
二级引证文献47
-
1阳柏苏,廖中建,欧阳志云,何平.湘西舞水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环境状况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6,25(8):916-920. 被引量:2
-
2付清,赵小敏,乐丽红,郭熙.基于GIS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耕地多适宜性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208-213. 被引量:39
-
3阳柏苏,何平,欧阳志云.沿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分析[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5):22-27. 被引量:2
-
4芮雯奕,周博,张卫建.长江三角洲水田保护性耕作制度的碳收集效应估算[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2):207-212. 被引量:13
-
5唐群锋,唐树梅,漆智平,魏志远.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土地上的应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12(1):34-38. 被引量:2
-
6聂艳,陈平.基于GIS和NFM的耕地多宜性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161-164. 被引量:3
-
7郭秉晨,马玉兰,冯静,关晓春,张卫平.宁夏引黄灌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养分质量分数变化趋势[J].农业科学研究,2006,27(3):1-5. 被引量:9
-
8肖佳媚,杨圣云.PSR模型在海岛生态系统评价中的应用[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A01):191-196. 被引量:54
-
9翟红娟,崔保山,王英,王娟,赵欣胜,胡波.异龙湖湿地功能可持续性评价及PSR模型时滞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8,28(2):243-252. 被引量:14
-
10柳葳,周生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生态功能空间差异分析方法——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J].土壤,2008,40(1):39-4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