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重点与路线图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实质在于"脱钩"。应在考量我国中长期发展情景和未来能源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重点与技术路线图。
作者
周宏春
吴平
机构地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出处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6,共6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T.C
基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招标课题"我国中长期减排目标
路线图和对策研究"的一部分研究成果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必要性
发展重点
路线图
分类号
F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2
1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政策研究报告2009: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
2
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2009;钱祖,2008;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课题组,2009.
同被引文献
30
1
谈毅,李雪凤.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产业创新模式初探[J]
.中国科技论坛,2005(6):22-26.
被引量:26
2
杰里米·里夫金著,张体伟,孙豫宁译.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
鲍健强,苗阳,陈锋.
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
.中国工业经济,2008(4):153-160.
被引量:586
4
叶汝求.
改革开放30年环保事业发展历程——解读历次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J]
.环境保护,2008,36(21):4-8.
被引量:7
5
李栎,张志强,安培浚.
技术路线图的发展与应用分析[J]
.图书与情报,2009(3):8-13.
被引量:28
6
冯之浚,周荣,张倩.
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
.中国软科学,2009(12):18-23.
被引量:83
7
黄栋.
低碳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J]
.中国科技论坛,2010(2):37-40.
被引量:78
8
冯俊新.
经济发展与碳减排分析[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4(2):11-18.
被引量:9
9
吴维库,李贞恩.
企业低碳绿色战略研究[J]
.经济纵横,2010(7):85-87.
被引量:27
10
潘家华,庄贵阳,郑艳,朱守先,谢倩漪.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
.国际经济评论,2010(4):88-101.
被引量:226
引证文献
3
1
李国志.
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历史进程[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12,0(4):28-30.
2
蒋长流.
多维视角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与治理模式研究[J]
.经济学家,2012(12):49-56.
被引量:24
3
甄志勇,尚杰,高巍.
企业低碳化发展路径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19,0(7):126-13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祝婧然,何凌云,朱卫.
基于分类视角的我国环保投资综合效益研究[J]
.生态经济,2014,30(1):107-114.
被引量:13
2
祝婧然.
我国沿海地区环保投资结构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14,27(12):87-88.
3
徐和清.
价值观视域中的低碳消费促进机制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5):81-84.
4
蒋长流,韩春虹.
低碳城镇化转型的内生性约束:机制分析与治理框架[J]
.城市发展研究,2015,22(9):9-14.
被引量:10
5
董军,冯天天.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分析[J]
.时代经贸,2015,13(22):112-115.
被引量:1
6
蒋长流,杨志敏,张卫.
低碳城镇化的型构与演化路径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16,30(2):32-36.
被引量:2
7
黄万林,罗序斌.
欠发达地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制约因子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16,36(2):68-73.
被引量:4
8
徐和清,王荣军,张桂香.
消费需求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基于Johansen协整检验与VEC模型分析[J]
.宁夏社会科学,2016(4):105-111.
被引量:3
9
西宝,陈瑜,姜照华.
技术协同治理框架与机制——基于“价值—结构—过程—关系”视角[J]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615-1624.
被引量:21
10
唐静,余乐芬,杨爽.
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17(4):136-147.
被引量:10
1
庞婕,焦建玲,李兰兰.
我国居民居住碳排放系统动力学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0(2):260-265.
被引量:4
2
张纪录.
区域碳排放因素分解及最优低碳发展情景分析——以中部地区为例[J]
.经济问题,2012(7):126-128.
被引量:7
3
戴彦德,朱跃中.
加强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 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能源发展要求的思考[J]
.电力需求侧管理,2003,5(1):2-6.
被引量:2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分析[J]
.决策与信息,2005(8):4-4.
被引量:9
5
吕东升,周德昕,张世华,肖玉明,盛章学,张利,宋歌.
峡尽天开朝日出——湖北宜昌经济社会发展调查[J]
.决策与信息,2010(12):50-57.
6
李红强,王礼茂.
中国低碳能源发展潜力及对国家减排贡献的初步研究[J]
.第四纪研究,2010,30(3):473-480.
被引量:8
7
胡功杰,张淑娟,李源,汪志.
安徽省205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景预测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112-114.
8
沈风华.
关于通信工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通讯世界,2016,22(4):36-37.
被引量:10
9
公维凤,王传会,周德群,曾昭鹏.
双强度约束下行业低碳经济增长路径优化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6):29-36.
被引量:11
10
徐成龙,张晓青,任建兰.
山东省低碳发展下的碳排放情景研究[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29(5):133-139.
被引量:2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