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大众传媒对“富二代”形象的建构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富二代"群体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也屡受公众责骂的一个特殊群体。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与"富二代"相关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研究了大众传媒对"富二代"形象的建构方式。
作者
杨方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传媒观察》
2012年第2期20-22,共3页
Media Observer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富二代
污名
社会建构
分类号
G206.3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1
风笑天.
独生子女:媒介负面形象的建构与实证[J]
.社会学研究,2010(3):177-198.
被引量:57
2
[美]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商务印书馆2009:145.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倪金仲,任国钩.
对当前城区离婚状况的调查[J]
.政法论坛,1986,4(3):59-63.
被引量:1
2
黄刚.
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及其社会意义[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6(2):101-105.
被引量:6
3
李伟民.
关于青年离婚案件的抽样调查[J]
.河北法学,1985,3(5):39-41.
被引量:1
4
姚文.
英国的独生子女:成见与调查结果[J]
.当代青年研究,1994(3):23-26.
被引量:4
5
吴丽敏,程延平.
当前离婚案件上升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
.山东审判,1998,15(5):34-36.
被引量:1
6
风笑天.
中国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J]
.教育研究,2005,26(10):28-34.
被引量:37
7
金美子,李光哲,池明花.
延吉市4776起离婚案社会学调查报告[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32(1):18-18.
被引量:1
8
包蕾萍.
独生子女公众观的变迁:一种刻板印象的社会心理溯源[J]
.当代青年研究,2008(6):58-64.
被引量:19
9
家庭危机的防治和介入——上海市宝山区离婚状况调查与思考[J]
.中国妇运,2008(10):36-38.
被引量:1
10
风笑天.
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何时开始?会有多长?[J]
.社会科学,2009(1):51-61.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
59
1
廖荣成,魏然.
日本媒体建构的Z世代媒介形象初探——以诠释包裹理论为分析路径[J]
.新闻知识,2023(4):73-79.
2
刘伟伟.
突发公共事件:媒体传播、政策过程与社会运动——三大理论视角与未来研究的可能路径[J]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8(1):40-55.
3
肖富群,风笑天.
我国独生子女研究30年:两种视角及其局限[J]
.中州学刊,2010(4):104-109.
被引量:8
4
申正付,赵东城,杨秀木.
大学生感恩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2):181-182.
被引量:13
5
肖富群.
农村独生子女的学校教育优势——基于江苏、四川两省的调查数据[J]
.人口与发展,2011,17(2):73-81.
被引量:6
6
风笑天.
已婚独生子女身份与夫妻权力——全国五大城市1216名已婚青年的调查分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5):2-9.
被引量:9
7
徐连明.
中国大众传媒独生子女新闻框架分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5):35-40.
8
李平,李宁,刘倩.
导游的大众媒介负面形象的形成与影响[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94-98.
被引量:10
9
冯莉.
“富二代”媒介形象建构研究[J]
.新闻记者,2012(2):47-52.
被引量:8
10
张敏.
独生子女问题国内研究评述[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2):256-258.
同被引文献
18
1
曾庆香,黄春平,肖赞军.
谁在新闻中说话——论新闻的话语主体[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3):2-7.
被引量:36
2
景军.
艾滋病谣言的社会渊源:道德恐慌与信任危机[J]
.社会科学,2006(8):5-17.
被引量:81
3
[荷]梵·迪克著.《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4
[美]彼得·伯格,托马斯·卢曼:《现实的社会构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5
李红涛 乔同舟.《污名化与贴标签 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J].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5,(40).
6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4页.
7
[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70页.
8
[英]伊冯·朱克思著.《传媒与犯罪》,赵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9
Ferree, M. M, Gamson, W. A, Gerhards, J, Rucht, D. Shaping Abortion Discourse : Democracy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0
陈韬文,李立峰.《香港不能忘记六四之谜:传媒,社会组织,民族国家和集体记忆》,《新闻学研究》,2010年第4期.
引证文献
2
1
张洁.
“富二代”“官二代”媒介话语建构的共振与差异(2004-2012)[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3):49-54.
被引量:8
2
张洁,郑雁询.
从产业继承人到特权代表者:“富二代”媒介话语的建构与变迁(2004-2012)[J]
.国际新闻界,2013,35(10):53-6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刘琼晓.
探析新闻媒体对“城管”议题的污名化建构[J]
.新闻传播,2013(10):56-57.
被引量:1
2
陈法彬.
媒体报道中的“门槛效应”初探[J]
.编辑学刊,2013(6):40-44.
3
郑杭生,邵占鹏.
舆论焦点掩盖下的中国阶层流动现实[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4(1):6-11.
被引量:10
4
黄丝雨.
析《十二公民》对《十二怒汉》的本土化改编策略[J]
.新闻知识,2015(7):57-59.
被引量:3
5
王静怡.
夏俊峰:过度标签化的弱势群体媒介形象[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7):172-173.
6
顾辉.
“X二代”舆情衍变特征及其与社会问题的互构[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30(4):103-109.
7
刘义.
富裕家庭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7(12):43-50.
被引量:1
8
王晓翔.
汉语新词维译技巧说略[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1):100-103.
被引量:2
9
杨惠林.
社会现实、民意焦虑与媒体污名化的互动:“官二代”媒体形象建构——基于人民网的分析(2010—2018)[J]
.湖北社会科学,2019,0(6):183-188.
被引量:1
10
许琪,贺光烨,胡洁.
市场化与中国民众社会公平感的变迁:2005-2015[J]
.社会,2020,40(3):88-116.
被引量:29
1
马步川,马舒曼.
结绳记事年代[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08(3):39-39.
2
郑雅宁,范玉吉.
法制新闻报道中的“泛标签化”[J]
.新闻战线,2016,0(12):59-62.
被引量:7
3
侯彦斌,杨斌芳.
教师信任危机的网络“泛污名”机制及应对策略[J]
.社会科学论坛,2017(2):204-211.
被引量:4
4
魏少华.
论新闻报道的“片面性”——从中国红十字会“污名化”现象谈起[J]
.新闻爱好者,2013(8):61-64.
被引量:1
5
苏瑶,贾广惠.
“绿茶婊”及其衍生词的女性污名传播研究[J]
.传媒观察,2016,0(10):52-54.
6
余建国.
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污名传播变化分析——写在唐骏“学历门”事件一周年[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9(2):111-113.
被引量:3
7
董浩.
“烂尾新闻”中的传统媒体“污名”与“他者化”[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7).
被引量:2
8
金萍华.
污名与政治认同:社交媒体中的政治话语争斗——以孔庆东“粗骂”为例[J]
.新闻大学,2013(6):123-130.
被引量:10
9
苏瑶,贾广惠.
“绿茶婊”及其衍生词女性污名化的危害[J]
.东南传播,2016(7):103-105.
被引量:1
10
何龙.
四十年“奸污谜案”[J]
.杂文选刊,2015,0(2):4-4.
传媒观察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