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00年工程抗震设计模式规范基本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55
出处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4,36,共4页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同被引文献425
-
1田建勃,王游春,史庆轩,任文更,李慎.设置钢板混凝土连梁的混合联肢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控制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2019,40(S01):1-10. 被引量:5
-
2邓燕.现代建筑膜结构材料在我国的开发及应用[J].产业用纺织品,2004,22(4):1-3. 被引量:19
-
3陈厚群.大坝的抗震设防水准及相应性能目标[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27(S1):7-12. 被引量:16
-
4杨溥,李东,李英民,赖明.抗震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的研究进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22(z1):87-92. 被引量:25
-
5侯爽,欧进萍.结构Pushover分析的侧向力分布及高阶振型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24(3):89-97. 被引量:112
-
6黄南翼,张锡云.日本阪神地震中的钢结构震害[J].钢结构,1995,0(2):118-127. 被引量:26
-
7胡聿贤.核设施地震危险性估计中的几个问题[J].地震地质,1993,15(4):308-316. 被引量:3
-
8屈铁军,王前信.多点输入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的进展[J].世界地震工程,1993,9(1):30-36. 被引量:64
-
9徐培福,戴国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38(1):1-10. 被引量:223
-
10沈世钊,支旭东.球面网壳结构在强震下的失效机理[J].土木工程学报,2005,38(1):11-20. 被引量:120
引证文献55
-
1陈厚群.大坝的抗震设防水准及相应性能目标[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27(S1):7-12. 被引量:16
-
2毛小勇,肖岩.基于性能的钢管混凝土柱抗震设计方法概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35(z1):71-73.
-
3张晓斌.建筑抗震设计研究[J].硅谷,2008,1(23):77-77. 被引量:1
-
4马雪晴.基于随机振动框剪结构抗震侧移分析[J].四川建材,2012,38(1):26-26.
-
5李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构件基于性能的实用抗震设计方法[J].建筑结构,2013,43(S2):414-417.
-
6李富民.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及应用[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18(2):37-40.
-
7丁春花,周云,邓雪松,陈麟.耗能减震加固结构的性能水准与设防目标[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4,26(6):35-40. 被引量:7
-
8蔡健,周靖,禹奇才.建筑抗震设计理论研究进展[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65-73. 被引量:7
-
9常光明,朱铁栋.结构工程的现状与发展[J].山西建筑,2005,31(16):85-86.
-
10顾荣蓉,李琪.基于位移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讨论[J].建筑技术开发,2005,32(11):5-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31
-
1王振宇,赵培培,谢志南,薄景山.川滇甘陕地区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参数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31(2):198-203.
-
2余敏,陈楷,王叹,叶庆阳.考虑初应力影响的圆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9,40(S01):234-240. 被引量:4
-
3李昀.核电站半地下式结构的抗震特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9,0(S01):454-459.
-
4王宇铮,齐一男.隔震技术在高烈度区公路监控大厅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23,40(S01):216-222.
-
5李红星,赵春莲,朱军.火力发电厂结构全寿命设计基础性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40(S1):31-34. 被引量:1
-
6周定松.弹塑性位移谱法与振动台试验比值的数值分布特征[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27(S1):57-61.
-
7陈厚群.水工混凝土结构抗震研究进展的回顾和展望[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6(4):245-257. 被引量:15
-
8方建国,曾庆辉.基于经济增长和公共责任的中国建筑抗震规范合理性研究[J].建筑经济,2008,29(S2):391-393.
-
9李萍.房屋结构抗震设计浅谈[J].科技资讯,2007,5(21):83-83. 被引量:7
-
10朱玉华,黄海荣,胥玉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综述[J].结构工程师,2009,25(5):149-153. 被引量:12
-
1王亚勇.我国2000年抗震设计模式规范展望[J].建筑结构,1999,29(6):32-36. 被引量:44
-
2田杰,许克宾.21世纪的结构工程抗震减灾设计新模式——抗震性能设计理论简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10(6):5-8. 被引量:4
-
3黄毅.钢筋混凝土梁设计问题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9(8):127-128.
-
4高迪,程志军,李小阳.美国建筑技术法规简介(上)[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6):44-48. 被引量:1
-
5宋玉普.第6届亚洲砼模式规范研讨会综述[J].国际学术动态,1997(5):72-75.
-
6何高勖,虞锦晖.关于混凝土受扭构件的最小配筋率[J].建筑结构,1994,24(10):9-13. 被引量:1
-
7李国强.基于概率可靠度进行结构抗震设计的若干理论问题[J].建筑结构学报,2000,21(1):12-16. 被引量:27
-
8康建标,王文增.汝州:创新销售模式规范新型墙材市场[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3(4):23-23.
-
9司海潇.跨海桥梁结构在极限状态下可靠度计算公式系数取值分析[J].内江科技,2015,36(11):67-67.
-
10朱卫东,孙永荣.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规范夜市摊位管理[J].城建监察,2012(7):5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