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改革》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5-35,共1页
CHINA REFORM
同被引文献48
-
1陈文.西部大开发别让科技“弱”下去[J].瞭望,2000(19). 被引量:2
-
2王永刚,牛德林.开发西部宜走超常规发展之路[J].经济研究参考,2000(35):37-37. 被引量:1
-
3胡信平.论西部大开发“新思路”[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2):14-18. 被引量:1
-
4李琳.知识经济与中西部地区经济跳跃式发展[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20(5):98-99. 被引量:1
-
5靖学青.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西移[J].上海经济研究,1999,11(11):24-28. 被引量:7
-
6张颢瀚,张龙平.“输血经济”的形成及“西南现象”的破解[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1999(4):1-5. 被引量:4
-
7白永秀.关于西部大开发中政策支持的几个问题[J].经济体制改革,2000(1):10-16. 被引量:40
-
8贾治邦.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J].中国国情国力,2000(1):12-14. 被引量:12
-
9陈栋生.论西部大开发[J].求是,2000(1):18-21. 被引量:26
-
10陈栋生.对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0(1):21-26.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12
-
1张渝政,李万生.西部大开发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互动关系[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4):100-102.
-
2蒙聪惠,李立民.中国西南对外贸易协调发展模式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11):33-37. 被引量:1
-
3黄彬.适应新一轮经济增长推进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发展[J].科学.经济.社会,2005,23(4):7-10.
-
4黄彬.新一轮经济增长与西部发展新机遇[J].求索,2005(11):42-44.
-
5罗娟.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西宁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7):54-55.
-
6宁晓青,朱栋梁.实现我国东西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东西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型梯度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22(2):21-24. 被引量:1
-
7朱栋梁.知识经济与西部跳跃式发展战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3(2):26-28. 被引量:1
-
8宁晓青,朱栋梁.实现我国东西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论东西经济产业联动升级对接[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5):48-51. 被引量:6
-
9李洪光.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会计支持[J].生态经济,2001,17(9):70-71. 被引量:5
-
10蒋传光.关于西部大开发中法治建设路向的思考[J].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1):46-49.
-
1杨光生.谈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生态经济与科学消费观的契合[J].商业时代,2014(27):20-21. 被引量:3
-
2胡伟.关于生态文明的几点思考[J].生态文化,2008(4):41-41. 被引量:1
-
3陈大鹏,文叶飞.做强工业 时不我待——铜仁地委书记廖国勋访谈[J].当代贵州,2011(26):40-41. 被引量:1
-
4汪轶群,胡万祥.体育赛事破坏生态环境分析及对黄山市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51-53.
-
5牛安平.浅谈深化林业产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36):142-142.
-
6吴迪,张立华.浅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2005(9):28-29. 被引量:3
-
7刘京伟.积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历史性跨越[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7):36-38.
-
8李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0(9X):12-12. 被引量:2
-
9黄志强,胡庆学.对实现大兴安岭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0):186-186.
-
10刘冲.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12):183-186.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