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少年网络犯罪呈现出六点特征,分别是犯罪主体的低龄化趋势、"网上邀约"成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新动向、犯罪动机的两极化趋势、高智能性、隐蔽性和社会危害性。
作者
尚红利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12期18-19,共2页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犯罪
特征
分类号
G415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操学诚,刘桂明,路琦,牛凯.
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4):4-15.
被引量:56
2
沈家宏,肖伟鸿,耿丽,张凯旋,刘旭辉.
新媒体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研讨会——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的调查报告[J]
.青少年犯罪研究,2010(3):4-1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刘广三.
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J]
.法学研究,1998,20(2):83-90.
被引量:26
2
康树华.
论中国犯罪学研究现状[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7,24(3):1-5.
被引量:4
3
鞠青.中国城市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模式研究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4
鞠青.中国工读教育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5
鞠青.中国流浪儿童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
陈光学.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及对策[EB/OL].中国法院网,2003-07-02.
7
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8.
8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
9
帕森斯等.经济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0
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0.
共引文献
56
1
邓钲凡.
网络环境影响下未成年人犯罪趋势研究[J]
.学理论,2010(34):129-130.
2
邓钲凡.
普及高中教育,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探寻[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1(1):62-64.
被引量:4
3
赖结华.
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其改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8):242-243.
被引量:1
4
丛梅.
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实证研究[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20(5):21-27.
被引量:9
5
操学诚,路琦,牛凯,王星.
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6):4-14.
被引量:41
6
臧刚顺.
交往越轨同伴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4):552-560.
被引量:23
7
关颖.
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未成年犯调查[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2):4-8.
被引量:7
8
关颖.
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的调查[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3):9-13.
被引量:7
9
关颖.
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未成年犯调查[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4):21-27.
被引量:4
10
罗海敏.
论网络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新形势与对策[J]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8):24-25.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0
1
杨文祥.
社会化新论[J]
.山东社会科学,1991(6):73-77.
被引量:2
2
郭开元.
论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和对策[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6):114-115.
被引量:4
3
郭开元.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和对策[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1):86-89.
被引量:7
4
喻海松.
《关于办理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理解与适用[J]
.人民司法,2014(17):17-22.
被引量:12
5
王晓成.
我国青少年纯正网络犯罪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8(16):97-99.
被引量:1
6
王浩.
网络语境下侵财犯罪的演变、异化与趋势分析[J]
.犯罪研究,2018(5):7-14.
被引量:5
7
葛凤.
网络犯罪的犯罪主体与受害主体低龄化的交互性分析[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7X):21-22.
被引量:2
8
杜甫.
青少年网络犯罪特征及趋势[J]
.法制博览,2018(10):223-223.
被引量:1
9
王耀玥.
刑法中黑客犯罪的类型[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4):73-74.
被引量:2
10
刘兆锴.
论网络平台的规制与管理[J]
.祖国,2019,0(3):140-14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胡发清.
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若干问题及其治理对策[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2(5):26-3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马兆鹏,柏灵.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研究的演进、热点及展望——基于CNKI(1981—2022)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3(6):83-90.
被引量:3
2
梅倩倩,高月飞.
网络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
.争议解决,2024,10(9):31-36.
1
陈瑜.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学分析[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17(4):27-30.
被引量:4
2
张红薇.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原因及教育对策[J]
.教育探索,2005(10):87-88.
被引量:7
3
武玉侠,倪守花,葛晓曦.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学生的成长[J]
.职业教育研究,2004(4):70-70.
被引量:1
4
刘欣,王琳,周矛欣.
浅谈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
.中国电子商务,2010(11):77-77.
5
郝院院.
浅谈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培养[J]
.新课程(中学),2013(5):109-109.
6
尹钧,黄丽娜.
试析青少年网络犯罪及其防范措施[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4):3-5.
被引量:1
7
洪涛.
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辨析[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6):38-40.
被引量:3
8
吴伟.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5):84-85.
被引量:1
9
李欣.
如何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2):19-19.
被引量:1
10
杨孝如.
网络语言的四点特征[J]
.语文学习,2002(2):15-16.
被引量:2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