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7-56,共10页
Reform
二级参考文献5
-
1吴家骏.论企业制度的改革[J].经济与管理研究,1994,15(2):1-7. 被引量:1
-
2杨瑞龙.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1995,30(2):13-22. 被引量:87
-
3刘恒中.论国有资金优先股权制[J].经济研究,1995,30(2):31-40. 被引量:12
-
4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政策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
5阿尤布(Ayub,M.A.),赫格斯特德(Hegstad,S.O.)著,罗龙,黄剑平.公有制工业企业成功的决定因素[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70
-
1李敏.长期雇佣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S1):162-163. 被引量:4
-
2刘立均.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尽快走出照搬规范法人制度的误区[J].社会科学战线,1999(3):1-15.
-
3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J].学术月刊,1999,31(1):94-113.
-
4何诚颖.国企改革应首先界定国有企业[J].开放导报,1998(10):5-7.
-
5陈湘舸.也谈劳动雇佣资本制的可行性[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7(2):16-20.
-
6刘星,杨菁.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1):29-33.
-
7王延.再论国有企业改革——制度创新和战略改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S1):133-137.
-
8秦松寿,王明广,张军果.用系统论思想构建国有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J].系统科学学报,1997,11(1):18-24.
-
9熊俊.国有独资公司制度设计的价值分析[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2):59-62.
-
10马璐.国有企业不活原因再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8):159-16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3
-
1李伯侨,林碧艳.股份公司职工持股制度立法研究[J].法学研究,1999,21(3):82-89. 被引量:19
-
2钱颖一.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结构改革[J].经济研究,1995,30(1):20-29. 被引量:267
-
3刘恒中.论国有资金优先股权制[J].经济研究,1995,30(2):31-40. 被引量:12
-
4刘恒中.国有资本雇佣制度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J].经济研究,1995,30(9):3-12. 被引量:28
-
5芝柯.,KY,朱甫道.授权职工:是否为解决萌芽中危机的良策?[J].经济译文,1996(3):7-12. 被引量:2
-
6张维迎.企业政府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7刘恒中.论国有资金的占有模式[J].学习与探索,1984,(3).
-
8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
9[日]T.哈纳米等:《市场经济国家解决劳资冲突的对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
-
10方竹兰:《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二级引证文献15
-
1罗勇成.员工参与治理研究综述[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9(2):158-160. 被引量:1
-
2杨冬梅.非公企业建立职工董事监事制度法律研究[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18(4):60-63. 被引量:1
-
3杨冬梅.公司职工民主管理的理论与立法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19(1):37-41. 被引量:1
-
4祁华清.试论内部职工参与企业治理结构的意义[J].商业时代,2005(14):34-35. 被引量:3
-
5陈玉美,张利国,徐瑞展.试析国外国有资本营运模式[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1):89-90.
-
6曾培芳.公司社会责任背景下的职工参与权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7(5):117-122. 被引量:9
-
7鲍盛祥.持股对职工参与管理的影响研究:以改制国有企业为例[J].管理学家(学术版),2009(3):60-64. 被引量:2
-
8王文辉.我国企业劳资关系冲突及协调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15):173-173. 被引量:1
-
9汪华.工人参与、政治动员与国家政权建设——一项关于车间民主的社会学考察(1956~1965)[J].开放时代,2012(10):34-44. 被引量:8
-
10刘建华.员工参与视角的民营上市企业公司治理改革[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6):129-138.
-
1冯娜.他山之石或可攻玉——美国解决失业经验对我们的启迪[J].辽宁人大,2009(5):10-10.
-
2白言.国外工人如何参与企业管理[J].现代班组,2007,0(7):47-47.
-
3付瑞良.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尽力做好劳务工入会工作[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1(2):173-174.
-
4伍美云.中国工人集体停工行为:一个经济学的理论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16(1):64-69.
-
5刘杰.不能期望员工像电脑一样工作——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n2010,Vol.88 Issue 6综述[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0(6):69-72.
-
6十二五三农解题 出路何在?[J].新农民(上半月),2010(9):72-72.
-
7谢玉华,李红,杨玉芳.集体行动走向集体谈判的条件:基于珠三角案例的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32(23):97-103. 被引量:4
-
8陈茹.SA8000不是贸易壁垒——访SAI(社会责任国际)亚洲项目部主管Martin[J].大经贸,2004(5):40-42.
-
9“四个在前、四个到底”有效化解劳资纠纷[J].领导决策信息,2014,0(20):22-23.
-
10潘泰萍.关于非公企业集体劳动争议行为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3):63-65.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