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本主义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与应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人人都具有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倾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根本目标也是如此,因此,人本主义思想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以人本主义为指导思想,探讨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改革方向。
作者
李素梅
杨静
林燕玲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2期248-249,共2页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关键词
人本主义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改革
启示
应用
分类号
G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14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健,张大均.
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12X):65-66.
被引量:9
3
曾德琪.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0(1):43-48.
被引量:159
4
肖庆顺.
罗杰斯人本主义课程观概说[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2):83-86.
被引量:41
5
陈南坤.
马斯洛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高校德育[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29(2):13-16.
被引量:3
6
罗尧成,胡弼成.
“自我实现”:人本主义视野中的教育目标取向——兼谈对大学生创造性培养策略的启迪[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3):11-14.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卡尔.罗杰斯,洪丕熙.
关于教和学的若干个人想法[J]
.全球教育展望,1984,15(2):25-28.
被引量:33
2
田学红,刘徽,郑碧波.
马斯洛高峰体验学说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3):86-88.
被引量:16
3
弗兰克·戈布尔.吕明,陈红雯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
胡万钟.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谈人的价值和自我价值.南京社会科学,2000,(6).
5
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101.
6
马斯洛 成明(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361-368.
7
J. E. F. Bugental, "The Challenge That Is Man" [J].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1967,7 (1).
8
C. Buhler, "Basic theoretical Concepts of Humanistic Program"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1, (26).
9
Carl Rogers, 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 s View of Psychotherapy [M].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1961.
10
Carl Rogers, 引自 :D. Scultz,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M].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989.
共引文献
214
1
牛雪艳.
略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J]
.现代交际,2020(17):131-133.
被引量:1
2
李飘,沈穷竹.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的“整本书阅读”探究[J]
.新课程导学,2022(32):17-20.
3
江义永.
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在英语课堂中的两个关键问题探究[J]
.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8(6):153-154.
4
张丽,朱霞.
罗杰斯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56-58.
被引量:3
5
江华.
谈人本主义观下的现代体育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08(2):139-139.
被引量:1
6
郎琳.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教学初探[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6-7.
7
陈晓芸,张健,曾妍.
人本教育视角下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的思考[J]
.高教论坛,2013(2):45-47.
被引量:4
8
严法高.
改善师生关系在创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意义[J]
.成功,2009(12):157-158.
9
李丹,王巍.
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国际汉语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J]
.大家,2011(19):200-201.
10
董焱.
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家庭“缺失教育”[J]
.大家,2011(10):72-72.
同被引文献
9
1
王健,张大均.
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12X):65-66.
被引量:9
2
郭彦雯.
以人为本,激励学生自我实现——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8(6):75-77.
被引量:22
3
陈蕤,张传柱,刘家林.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
.教师,2009(4):40-41.
被引量:1
4
刘艳艳.
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
.时代教育,2010(3):123-123.
被引量:3
5
刘桂芬.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运用团体活动的几点思考[J]
.校园心理,2010,8(3):147-149.
被引量:4
6
朱志梅.
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江苏高教,2011(4):125-126.
被引量:9
7
杨辉,王艳.
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2(6):45-46.
被引量:4
8
苏碧洋.
心育路上师生共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0B):261-263.
被引量:2
9
王磊.
大学科系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3(1):61-6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俞爱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4,34(7):85-88.
被引量:2
2
薛璟明.
基于人本思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6):3-4.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肖鹏,肖文学.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3+5模式”探析[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8):50-53.
被引量:4
2
唐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18,0(34):78-79.
被引量:1
1
魏周超,苗秀花.
混沌理论对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启示与应用[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5):51-53.
2
黄伟庆.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启示与应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4):65-66.
被引量:5
3
罗灵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J]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2(8):123-123.
4
周宇.
在生命教育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
.现代教学,2008(3):66-67.
5
陈榛.
耗散结构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启示与应用[J]
.科教文汇,2007(06S):47-48.
被引量:1
6
黄俊霞.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2S):10-12.
被引量:16
7
李海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11):49-52.
被引量:18
8
卫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2):71-75.
被引量:15
9
潘晓敏,潘泽敏,蔡泽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探析[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9):4-6.
被引量:5
10
肖徽德.
“海恩法则”在中学校园安全中的启示与应用[J]
.学周刊(中旬),2012(7):7-7.
被引量:1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