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企业家精神、国际契机与民族国家建构——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1900—1920) 被引量:4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chinery Manufacture During the First Two Decades of the 20^(th) Centur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并未受政治波动的太大影响,依然按照内部动力继续演化。该时期中国的机械制造业繁荣一时,但若干领军企业陷于失败。在辛亥前后,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主要是企业家精神推动的结果,而这种企业家精神既包括创新精神,又包含民族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机械制造业产生了双重影响,以负面影响为主。北洋政权对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基本上未起促进作用,辛亥时期中国的国家建构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联还处于较低层次。但辛亥革命释放的民族主义力量加速了中国机械制造业的演化。 In the two decades around the 1911 Revolution,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 China,exempted from the political upheaval,underwent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The reason for this lies in the nationalist spirit and the entrepreneurist initiative resulting from it.World War I exerted a negative impact on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n did nothing to counteract this impact.The revolution,together with the nationalistic spirit it inspired,however,did accelerate the growth of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作者 严鹏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6,共9页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基金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科研创新基金第四批项目"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及其在华传播"
关键词 机械制造业 辛亥革命 企业家精神 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1911 Revolution entrepreneurism national state nationalis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2

  • 1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8..
  • 2Zullo F,Palomba S,Zupi E,et al.Effectiveness of presacral neurectomy in women with severe dysmenorrhea caused by endometriosis,who were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conservative surgery:a 1-yea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Am J Obste
  • 3Perez JJ.Laparoscopic presacral neurectomy:results of the first 25 cases.J Reprod Med,1990,35:625-630
  • 4Chen FP,Soong YK.The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 of laparoscopic presacral neurectomy in pelvic pain.Obstet Gynecol,1997,90(6):974-977
  • 5王钢.近代中国第二大机械厂——扬子机器厂[J].武汉文史资料,2008(4):53-55. 被引量:3
  • 6彭南生,严鹏.清末民初湖北乡村棉织业发展缓慢的因素——兼与华北、江南地区的比较[J].江汉论坛,2008(8):78-83. 被引量:5
  • 7涂文学.武汉通史·民国卷:下册[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114.
  • 8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85.
  • 9钧之.参观大隆厂机器制造厂纪实[G]//上海市社会局.上海市政府成立十周年纪念工业展览会特刊.上海:上海市社会局,1937:119.
  • 10马敏.商人精神的嬗变--近代中国商人观念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1-80.

二级参考文献23

  • 1吴知.《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页.
  • 2张家炎.《明清江汉平原的农业开发对商人活动和市镇发展的影响》[J].中国农史,1995,(4).
  • 3《高阳之布业》[J].中外经济周刊,1927.
  • 4王子建.《中国土布业之前途》,千家驹编.《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34-135页.
  • 5《棉纱畅销三则》,《湖北商务报》光绪二十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 6张之洞.《增设纺纱厂折》,光绪二十年十月初三日,见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41页.
  • 7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志·工业志稿·纺织工业》,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 8本书编辑组.《裕大华纺织资本集团史料》,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8页.
  • 9《新堤之商业》,引自洪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洪湖县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9页.
  • 10徐景星.《天津近代工业的早期概况》,《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46-149页.

共引文献59

同被引文献126

  • 1贾根良.李斯特经济学的历史地位、性质与重大现实意义[J].学习与探索,2015(1):81-88. 被引量:18
  • 2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胡宗泽,赵力涛泽.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8.
  • 3西达·斯考克波.《找回国家--当前研究的战略分析》,[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编著.《找回国家》,三联书店,2009年,第3-7页.
  • 4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周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73页.
  • 5堀和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东亚的工业性分类—对机械贸易的分析》,中村哲主编:《东亚近代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 6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萧琛主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 7泰萨·莫里斯-铃木.《日本经济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 8程麟荪.《中国计划经济的起源与资源委员会》[J].二十一世纪(香港),2004,(82):88-100.
  • 9道格拉斯·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华夏出版社.1999.
  • 10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