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发展性教师评价与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由于没有考虑青年教师的特点及个性,许多突出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本文分析了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性评价的重要性,以期实现高校青年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作者
李舟燕
机构地区
宁波大学
浙江海洋学院
出处
《管理观察》
2011年第36期65-66,共2页
Management Observer
关键词
青年教师
发展性评价
专业发展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孙玉娟.
浅谈发展性教师评价[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18(3):12-15.
被引量:5
2
王燕,李卫东.
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 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培养[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4):88-89.
被引量:8
3
高田钦.
大学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必要性与策略分析[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4(2):32-3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9
1
盛子同.
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规划与培养探析[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05-107.
被引量:8
2
胡光华.
制约高校青年教师成才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J]
.现代大学教育,2005,21(2):92-94.
被引量:20
3
陆建平.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轨迹与趋势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5):94-97.
被引量:6
4
王伟忠.
新型高校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机制探索[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19(2):71-74.
被引量:22
5
[2]Andy Hargreaves & Michael G.Fullan Under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M].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
6
[3]Dolittle,Peter.Teacher Portfolio Assessment.http://www.ericae.net/pare,1994.
7
[4]Johnson,Bill.(1996).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Handbook,vol.1.Eye on Education Inc.
8
[5]Woods,P.and Sykes,P.J.The Use of Teacher Biographies in Professional Self-Development.In F.Todd,New York:Routledge,Chapman & Hall,1987.
9
[6][美]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著(周心红,洪宁译).大学教师的技巧--论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信任和回应[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2.
共引文献
18
1
张其志.
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审视与思考——与王斌华教授商榷[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1):61-64.
被引量:34
2
洪恩强,郭文英,钱韦成.
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高校青年教师发展[J]
.江西教育科研,2006(11):12-13.
被引量:12
3
张其志.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评价改革取向[J]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4):143-146.
被引量:1
4
姚瑶.
终身学习: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根本途径[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7):103-104.
被引量:2
5
王翰华,徐茂华,王和平.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
.卫生职业教育,2010(4):13-15.
被引量:8
6
李蓉,徐辉,粟永萍,任泂,史春梦,艾国平,罗成基,程天民.
以本科教学评价为契机 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J]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817-819.
被引量:2
7
刘春丽,赵淑云.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中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3(2):89-91.
被引量:3
8
王芙蓉,何生,侯宇光.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课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J]
.中国地质教育,2010,19(4):55-58.
被引量:12
9
钟意.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策略[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6):120-122.
被引量:1
10
江渝,连继勤,何凤田,戴双双,彭家和.
青年教师成长模式的初探及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7):159-159.
被引量:2
1
宋巍.
浅析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性评价[J]
.今日科苑,2008(16):248-249.
被引量:1
2
王巧云.
发展性教师评价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S1):212-213.
被引量:5
3
邢军.
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 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J]
.辽宁教育,2003(9):8-10.
4
杨金泉.
“以人为本”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灵魂[J]
.中小学管理,2006(S1):41-42.
5
王超,寇尚乾.
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高校教师专业成长[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8,0(S1):1060-1060.
6
周生民.
刍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发展性教师评价[J]
.新课程(下),2006,0(12):10-10.
7
贾铭钰,杨秀芸.
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考[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4):52-55.
被引量:3
8
沈正元.
浅谈研究性学习中的发展性教师评价[J]
.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12):4-5.
9
万梅.
我国高校教师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
.福建高教研究,2008(3):35-36.
10
左伯华.
新课程呼唤发展性教师评价[J]
.学校管理,2004,0(2):45-45.
管理观察
2011年 第3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