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过剩加高储蓄:扭转生态脆弱区资源与人口危机的大好机遇
被引量:4
出处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2-44,共3页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同被引文献127
-
1史振华,程婕,王百田.天津市生态脆弱性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6):74-78. 被引量:10
-
2周忠惠,王俊鹏,韩清芳,贾志宽,闵安成.生态脆弱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黄河流域中游陕西段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2):246-250. 被引量:1
-
3宋德荣,杨思维.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控制措施[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S1):49-53. 被引量:8
-
4叶笃正,符淙斌.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若干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5):336-341. 被引量:22
-
5牛文元.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的基础判定[J].生态学报,1989,9(2):97-105. 被引量:319
-
6王如松,赵景柱,赵秦涛.再生 共生 自生——生态调控三原则与持续发展[J].生态学杂志,1989,8(5):33-36. 被引量:19
-
7王小广.生态脆弱区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以四川攀西地区为例[J].生态农业研究,1994,2(1):24-30. 被引量:2
-
8贾良清,欧阳志云,赵同谦,王效科,肖叕,肖荣波,郑华.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生态学报,2005,25(2):254-260. 被引量:189
-
9郭丽英,刘彦随,任志远.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以陕西榆林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5,27(2):128-133. 被引量:83
-
10陈怀录,姚致祥,苏芳.中国西部生态环境重建与城镇化关系研究[J].中国沙漠,2005,25(3):356-363.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4
-
1王胜利.对再造秀美山川的经济学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4):34-38.
-
2林尚群.关于四川生态脆弱地区脱贫的思考[J].软科学,2001,15(2):71-73. 被引量:1
-
3王海泽,张嘉治,刘辉,王绍斌.生态脆弱区及其恢复技术[J].杂粮作物,2002,22(4):233-236. 被引量:3
-
4徐君,李贵芳,王育红.生态脆弱性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展望[J].华东经济管理,2016,30(4):149-162. 被引量:36
二级引证文献40
-
1张春梅,卢玉东,王农.重庆市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5,23(3):33-35. 被引量:8
-
2马子平,白秀宏,杨淑琴,溪玉香,蒋云盛,郝小平,张翠玲.忻州市近50年沙尘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及防御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505-1507.
-
3王永莉.生态功能区建设中四川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机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6):179-182. 被引量:6
-
4彭欣,仇建标,陈少波,谢起浪,李尚鲁,黄晓林.乐清湾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J].海洋学研究,2009,27(3):111-118. 被引量:16
-
5李贵芳,马栋栋,徐君.典型资源型城市脆弱性评估及预测研究——以焦作—大庆—铜陵—白山市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11):112-120. 被引量:7
-
6万红莲,朱婵婵,宋海龙,石岩,王宝琪,赵洁樱.西安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J].四川环境,2017,36(5):143-148. 被引量:2
-
7陈静,周静平,李存军,王迎春,淮贺举,胡海棠,史磊刚.全国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217-223. 被引量:5
-
8万紫昕,贺小荣.基于生态脆弱性评价的“大湘南”地区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6):85-91. 被引量:5
-
9刘丽,张吴平,毕如田,王国芳,刘永杰.黄土丘陵矿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晋城市长河流域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8,46(5):810-814. 被引量:3
-
10张超,周维,叶俊.湘乡市林地生态脆弱性研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8,37(3):23-28. 被引量:2
-
1蒋健安.辩证地看待我国粮食过剩问题[J].中国粮食经济,2000(8):13-15.
-
2吴子丹.中国的粮情和调控[J].粮食经济研究,2005(1):4-9. 被引量:3
-
3吕福玉,余建川.中国粮食安全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6,31(1):10-13. 被引量:2
-
4马有祥.对我国粮食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农村经济,2001(11):64-66. 被引量:3
-
5谢晓凌.充分重视粮食的相对过剩问题[J].宏观经济管理,1999(11):28-31.
-
6中国农林工会调研组.背水一战 勇辟新径——粮食过剩对国有农业企业的挑战与机遇的调查[J].中国农垦经济,2000(1):9-12.
-
7丁声俊,傅延福.粮食结构性过剩与调节政策选择[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14(6):56-59. 被引量:3
-
8陈锡文.避免反复出现“卖粮难” 关键在于注重技术进步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J].瞭望,1999(27):3-4.
-
9谭向勇,孙琛.目前粮食过剩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1999,20(7):9-13. 被引量:6
-
10王东京.论农业补贴的性质及其补贴方式的转变[J].新华文摘,2009(7):5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