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实现对策探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的主流是令人满意的,但也存在不容乐观的现状。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环境方面均有需要改进之处。文章试图从道德教育理念、方法和教育合力三个方面探索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有效对策。
作者
董俊
机构地区
衡阳师范学院
出处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年第1期117-119,共3页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独生子女
道德社会化
道德教育
教育理念
分类号
G649.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刘春雪.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影响的心理机制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08(9):187-189.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邢淑芬,俞国良.
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1):78-84.
被引量:168
2
金盛华 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5):102-108.
3
J.R.Harris. lF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5.
共引文献
13
1
徐小定,常国良.
初中生学业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J]
.教育观察,2020(43):49-51.
被引量:3
2
史洪波.
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现状调查分析[J]
.经济师,2010(5):104-105.
被引量:2
3
李建丁,叶依群.
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8):119-120.
被引量:1
4
魏然.
论群体亚文化对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影响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13(2):106-107.
被引量:2
5
彭静雯,许祥云.
以队带班:校企合作的一条有效路径--基于华中科技大学“种子班”的案例[J]
.现代大学教育,2014,30(2):59-64.
被引量:5
6
杨磊,戴优升.
家庭社会资本、学校环境会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吗?——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19(1):47-56.
被引量:35
7
张陈扬,曾长秋.
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慎独”精神的提高[J]
.课程教育研究,2015,0(11):90-92.
8
胡红梅,李纯.
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5(3):85-88.
被引量:2
9
杨冀帆.
青少年受教育程度与越轨行为探究——基于郑州市G城区三年数据的分析[J]
.青年与社会,2020,0(2):246-247.
10
张晨.
同辈群体视角下流动儿童学校逃避心理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建议[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9):30-32.
同被引文献
15
1
段文阁.
个体社会关系与道德发生——兼论独生子女的社会关系与道德生成[J]
.齐鲁学刊,1999(5):112-115.
被引量:1
2
安云凤.
家庭道德教育与人才培养[J]
.道德与文明,1990(1):23-25.
被引量:3
3
韩玲,李小琴.
浅谈青年独生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J]
.江西省团校学报,2001,11(2):9-10.
被引量:1
4
陈玲,李化树.
独生子女同辈群体交往缺失引发的德育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4):88-89.
被引量:1
5
郝克明.中国独生子女群体实证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371.
6
曹梦雪.当代我国独生子女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3:26.
7
赵红丽.当代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德育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33.
8
赵晓会.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7.2.
9
殷冬玲.
独生子女道德潜能的激发[J]
.科教文汇,2006(9):207-208.
被引量:1
10
姚旺.
浅谈独生子女的学校德育问题[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0):40-4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张忠华,裴菲.
独生子女群体道德教育研究与反思[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4(9):41-4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和秀梅,张夏妮,张积家,肖二平,王娟.
文化图式影响亲属词语义加工中的空间隐喻--来自汉族人和摩梭人的证据[J]
.心理学报,2015,47(5):584-599.
被引量:23
2
林羽,李嘉玲,凌子平,图雅.
广东省大学生创业道德取向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1):91-94.
被引量:1
1
陈英.
中小学应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J]
.教育现代化,2001(12):15-15.
2
孟祥燕.
浅析德育理念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渗透[J]
.成功,2013(8):267-267.
被引量:1
3
黄莺.
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之我见[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116-117.
4
冯巧玲.
基于情感认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J]
.武昌理工学院学报,2016,11(2):89-91.
5
冉建平.
试论如何在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凸显“以人为本”[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96-98.
6
袁昌华.
“育人为本”的几点思考[J]
.华人时刊·校长版,2013,0(Z1):52-53.
7
蒋生华.
高校道德教育理念的走向[J]
.活力,2005(4):158-158.
8
王福照.
由灌输走向对话:道德教育的理念转向[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9(3):38-40.
被引量:8
9
王丕君.
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
.中国科技博览,2010(8):146-146.
10
田筱鸿.
廓清与提升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理念[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8(1):21-22.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