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方精英在乡村建设中的成效分析——以20世纪30年代宛西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20世纪30年代宛西为例,从社会控制、经济发展、教育文化、社会保障4个方面,分析了地方精英在乡村建设中的成效。宛西精英依照建成的一套地方政治机制,使当时混乱的宛西社会恢复运转,但由于自身不足和力量的弱小,他们推动地方现代化是有限的。
作者
柴生高
机构地区
中州大学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747-3750,共4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宛西
地方精英
乡村建设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梁漱溟.我们的两大难出[C] //梁漱溟全集:第二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575.
2
内乡县地方自治委员会.内乡地方自治现行法[Z].1931.
3
徐有礼.
宛西自治:一场夭折的区域现代化实验[J]
.史学月刊,2002(10):72-77.
被引量:13
4
李腾仙.彭禹廷与镇平自治[M].河南镇平县地方建设促进委员会,1936:205.
5
别廷芳.宛西自治[Z].宛西乡村师范学校,1941.
6
内乡县地方自治法规[Z].民国未刊本:14.
7
宛西地方自治[M] //南阳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南阳地区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846-881.
8
张和宣.我所知道的别廷芳[Z] //河南文史资料编辑部.河南文史资料:47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50-51.
9
旅行通行.镇平、内乡(7、8)[N].大公报,1932年8月26,28-30日,9月1,4,6日.
10
淅川地方自治研究会刊行[N].淅川自治半月刊,1933-11-10.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陈光金.
从精英循环到精英复制——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形成的主体机制的演变[J]
.学习与探索,2005(1):44-51.
被引量:39
2
谢岳.
市场转型、精英政治化与地方政治秩序[J]
.天津社会科学,2005(1):55-60.
被引量:34
3
张藜.
科学的国家化:20世纪50年代国家与科学的关系[J]
.社会科学论坛,2005(12):5-18.
被引量:6
4
余洋.
从后现代社会理论看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J]
.社会科学研究,2007(3):101-105.
被引量:2
5
帕累托.精英的兴衰[M].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
6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7
WEBER MAX. 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 M ]. Glencee, Illinois : The Free Press, 1951.
8
延安时势研究会.抗战中的中国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9
陈果夫.三年来江苏省政述要·民政篇[M].南京:江苏省政府,民国25年.
10
刘之虎.江苏现实政治调查.汗血月刊,1935,4(4):15-15.
共引文献
16
1
察应坤.
“村治派”对近代中国乡村出路的理论思考[J]
.史学月刊,2023(10):57-66.
2
常金龙.
宛西自治研究综述[J]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S1):90-92.
被引量:2
3
万新芳.
彭禹廷乡村建设教育思想与实践[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5):52-55.
被引量:2
4
万新芳.
宛西自治派与区域性现代化教育实验[J]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5):169-172.
被引量:2
5
王亦凡.
早期乡村现代化的有益尝试——评别廷芳的宛西自治[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215-216.
被引量:1
6
池桢.
为宛西地方自治正名:彭禹廷的“地方主义”[J]
.史林,2012(3):140-148.
被引量:2
7
刘昂.
民国时期广西自治与宛西自治比较研究[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4(7):71-72.
8
张新文,舒明艳.
村社结构与乡村治理的取向——以湖南A村为例[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5,5(6):45-52.
9
史经霞.
论宛西乡村建设中的基层干部培养[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5):88-90.
被引量:1
10
刘振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豫西南豪绅政治的特点及其实质[J]
.安徽史学,2017(2):70-7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
1
徐有礼.
宛西自治:一场夭折的区域现代化实验[J]
.史学月刊,2002(10):72-77.
被引量:13
2
池桢.
“政治系统”与“军县”:宛西地方自治的政治维度[J]
.史林,2011(3):115-12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刘昂.
民国时期广西自治与宛西自治比较研究[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4(7):71-72.
1
奉海春.
农村公共设施管理中的文化与技术调适——基于桂北S村电力技术应用过程的考察[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2):50-53.
2
林楠.
长乐纺织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2(2):79-81.
被引量:2
3
李艳,宋岭.
新疆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市场周刊,2007,20(1):37-39.
被引量:3
4
陈梓萱.
放开合资股比 一汽集团最不该反对[J]
.家用汽车,2016,0(9):20-20.
5
新名词[J]
.江淮,2010(4):50-50.
6
词典[J]
.时事资料手册,2010(2):78-79.
7
完善扶贫开发机制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J]
.中国财政,2004(7):9-11.
被引量:2
8
揭新华,吴雄鹰.
制约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五大因素[J]
.贵州社会科学,2004(6):24-26.
被引量:4
9
王莹.
论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经济论坛,2011(7):143-145.
10
心中有数[J]
.领导决策信息,2011(47):26-26.
安徽农业科学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