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正确处理教学交互主体性关系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9
出处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8,共3页
Education Science
同被引文献73
-
1曹小文.试谈如何在远程教育中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2):162-166. 被引量:1
-
2刘宣文.论未来师生关系的人本主义趋向[J].课程.教材.教法,1999,19(6):37-40. 被引量:12
-
3周宏.交互主体理论刍议[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4):62-66. 被引量:4
-
4陈剑昆.略论影响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的主要因素[J].教育学术月刊,1997(4):29-32. 被引量:2
-
5黄葳.论主体性的教育[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6(3):142-145. 被引量:11
-
6吴锡改.论教师评定对学生心理的影响[J].教育学术月刊,1996(2):50-53. 被引量:2
-
7肖兴政.师生主客体关系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15(1):53-55. 被引量:5
-
8陈复博.浅谈课堂中师生情绪的波动及其调节[J].教育科学,1994(1):37-39. 被引量:6
-
9张彤.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14(4):53-55. 被引量:10
-
10石鸥.试论师生间的“影响”及其演变[J].教育学术月刊,1994(6):26-2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9
-
1庞秀艳.论素质教育的平台——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7(4):67-69.
-
2刘静.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论丛,2003(3):9-15. 被引量:20
-
3李祖平.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提高青年学生哲学素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7S):45-47.
-
4杜小光.论如何使学生成为教学之主体[J].中国科技信息,2005(20B):121-121. 被引量:1
-
5高秀玲.论开放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158-160.
-
6张广兵.走出师生关系的认识困境[J].宜宾学院学报,2010,10(11):101-104.
-
7贺晴.交互主体性与家庭教育新视角[J].文教资料,2013(25):108-109.
-
8朱文华.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教学特征探讨[J].教育界(综合教育),2015(5):92-93.
-
9詹明静.新课程教学中的主体间性论[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08(12S):33-3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2
-
1张海霞.《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对激发护士学习主动性的效果[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7):24-24.
-
2张剑锋.高校管理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1):54-56.
-
3方文君.设法疏之 循因导之——试析职业中学学生顶撞行为的成因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7(21):140-141.
-
4陈世联.从教师话语权到儿童多元表达——基于多元文化观的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2004(7):46-48. 被引量:7
-
5潘承烈.民企当自强[J].现代企业,2005(11):1-1.
-
6潘艺林.“学生评教”信奉什么教育哲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12):27-31. 被引量:55
-
7潘艺林.教育怎能“学生说了算”——从学生评教看师生关系的合理定位[J].江苏高教,2006(1):92-95. 被引量:37
-
8许文果.对赫尔巴特学生观的再认识[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19(5):92-95. 被引量:1
-
9赵秀花.运用互动教学,构建和谐课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F12):133-134. 被引量:5
-
10滕清秀.“学评教”机制的博弈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4):76-78. 被引量: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