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六朝时期佛性论思想及其流变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观般若学和涅槃佛性论为佛教的重要内容。传入中国后的早期佛教以中观般若学为主。由于中国传统心性思想的特点和中国固有神性观念的影响,后来中观学逐渐被以心性为主的涅槃佛性论代替。涅槃佛性论以如来藏佛性为特征。如来藏佛性论调和了真心妄心之争并与阿赖耶识论融合,适应了当时社会需要,使涅槃佛性论得以普及。如来藏佛性论符合中国人的心性思想习惯,有利于人们进行成佛向善的修行努力。
作者 韩丽华
出处 《社科纵横》 201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山东大学课题"中日韩佛教交流与比较"(08JJD730051)之子课题"中国佛性论与儒佛关系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古印度]龙树《十八空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1册.
  • 2《宗镜录》第三十三卷,选自《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
  • 3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第一卷上)[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 4《十地经论义疏》卷三,《大正藏》卷八五.
  • 5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第一卷下)[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 6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9.66.

共引文献3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