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认知失调理论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认知失调理论指导下,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认知心理过程和规律的认识,一方面,教师应通过设计教学悬念、连续启发和及时反馈等方式创设情境,制造学生的认知失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设法消除学生的认知失调,使学生在新的高度上形成认知平衡。
作者
耿秀荣
机构地区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1,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金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1JGA163)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2009A)
关键词
认知失调理论
高等数学
教学
分类号
G642.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黄益卿.
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对中职后进生教育启示[J]
.职业教育研究,2010(2):9-11.
被引量:2
2
沈静,姚本先.
认知失调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6(5):57-59.
被引量:8
3
Festinger L.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M ].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 1957.
4
刘义,高芳.
情境认知视野下的大学教学改革[J]
.教育探索,2010(7):41-42.
被引量:11
5
骆洪才.
用认知失调理论审视数学课程改革[J]
.数学教育学报,2007,16(3):57-59.
被引量:7
6
孔庆燕,耿秀荣.
高职高专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初步研究[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4(4):489-491.
被引量:4
7
耿秀荣.
认知负荷理论观照下的高等数学信息化教学[J]
.教育探索,2011(1):73-74.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景敏,谢慧.
影响初中数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归因分析[J]
.数学教育学报,2005,14(2):64-67.
被引量:9
2
刘洪翔.
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调查研究[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5):82-84.
被引量:9
3
谭本远.
论高等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整合[J]
.数学教育学报,2005,14(4):97-99.
被引量:18
4
李华平.
论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学生惩罚中的应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245-247.
被引量:4
5
石永福.
数学的信息化教育方法探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2):109-112.
被引量:31
6
骆洪才.
论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与数学课程标准实施[J]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2):26-29.
被引量:2
7
唐剑岚.
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研究述评[J]
.数学教育学报,2007,16(1):29-33.
被引量:48
8
喻平,唐剑岚.
个体认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43-450.
被引量:34
9
孙名符,方勤华.
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实效性的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7,28(7):63-67.
被引量:5
10
戴雏·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任友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4.
共引文献
34
1
秦华.
现代教学手段在成人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144-145.
被引量:3
2
骆洪才,昌国良,范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研究阶段性评述[J]
.数学教育学报,2008,17(3):23-26.
被引量:7
3
张雪梅,刘桂兰,黄素珍.
浅析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时空,2010,6(11):88-90.
被引量:5
4
宋利.
问题导向的“劳动关系学”情境教学研究初探[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1(3):101-102.
被引量:2
5
耿秀荣,张德全.
西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J]
.广西教育,2011(30):22-24.
6
任巍.
“组织行为学”情境教学初探[J]
.商情,2012(3):109-110.
被引量:1
7
黄裕建.
关于数学课程与高职机电类专业关联度的调查分析——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28(5):118-120.
被引量:5
8
李玲玲,徐华锋.
线性代数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9):22-23.
被引量:3
9
宫照军.
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探析[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2,12(4):17-19.
10
柳杨.
情境认知视域下基础写作课堂的设计原则和教学模式探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147-149.
被引量:1
1
王晓初,王俊莲.
浅议认知失调理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22):190-190.
被引量:1
2
杨欣.
认知失调理论与高中政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8(30):29-29.
3
徐炳寿.
运用认知失调理论,提高数学学习能力[J]
.考试周刊,2009(34):87-88.
4
吴小峰.
浅谈认知失调理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3):131-131.
5
钟群娟.
认知失调理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福建教育,2001(3):32-33.
6
周振芳.
认知失调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05(8):22-23.
被引量:1
7
陈淮淮.
“认知失调”理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12):68-69.
8
李红兵.
认知失调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3(6):1-2.
9
寇贵山.
巧用认知失调促改变[J]
.学习月刊,2013(10):81-81.
10
徐今安.
认知失调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体育教学,2003,23(1):29-29.
被引量:1
教育探索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