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家族教育的历史传承——以闽北家族祠堂为例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祠堂是家族的象征,是族人供奉祭祀祖先的场所。本文以家族祠堂为切入点,运用文献法、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较为宏观的角度阐释闽北祠堂的结构、隐喻、职能及祭祀先祖活动,试图探讨其与家族教育存在的关联性及历史传承状况,旨在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家族精神,倡导奋发进取的社会精神,以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为当代家庭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作者
胥文玲
机构地区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人文科学系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4-138,共5页
Fujian Tribune
基金
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家庭教育的历史传承--以闽北地区为例"(项目编号:2011B034)的成果
关键词
闽北地区
家族教育
兴修祠堂
历史传承
分类号
K295.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李桂梅.
传统中国人“家”意识的社会伦理解读[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1):24-27.
被引量:2
2
向柏松.
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5):66-70.
被引量:27
3
冯尔康.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意义[J]
.江海学刊,2003(6):11-15.
被引量:39
4
张发祥.流坑董氏族学教育考察[J]抚州师专学报,1998(03).
5
王玮.试论明清徽州宗族的道德教化[D]安徽大学,安徽大学2006.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梁颖.
“家”字之谜及其相关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2(4).
被引量:8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蓝鸿恩,等.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583.
4
郑传寅,张健.中国民俗词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7:69.
5
[美]许烺光(Francis L·K·Hsu) 著,彭凯平,刘文静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M]华夏出版社,1989.
6
[美]路易斯·享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商务印书馆,1977.
7
贺学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J]
.民间文化论坛,2005(6):71-75.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
65
1
张宏琴.
社会转型时期面子功能的社会学分析[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26-28.
2
宋燕鹏.
浅谈"家族本位"观与中国家族文化[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1):78-80.
被引量:3
3
王振威,孙国玉,陈雷.
传统的智慧:一项基于中国农村的观察[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26(3):33-39.
4
刘晓钢.
研究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去从[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0(6):80-83.
被引量:1
5
李效民.
论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价值[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6(4):52-56.
被引量:4
6
姚明.
谈当代大学生亲情教育[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5):73-74.
被引量:4
7
王希辉.
“打工族”与西部民族杂居山区的社会文化变迁——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小王村为例[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68-73.
被引量:4
8
王常柱.
孝慈精神与现代家庭伦理的建构[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165-168.
被引量:12
9
丁永祥.
仪式的力量——豫西北民间祭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关系调查研究[J]
.民族艺术,2008(2):42-48.
被引量:7
10
吴真.
民间信仰研究三十年[J]
.民俗研究,2008(4):40-54.
被引量:47
同被引文献
9
1
欧阳宗书,符永莉.
祠联与中国古代祠堂文化[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24(2):69-73.
被引量:7
2
邓河.
中国近代宗族组织的内在结构[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4(2):40-45.
被引量:7
3
林晓平.
客家祠堂与客家文化[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18(4):53-58.
被引量:21
4
姚邦藻,每文.
徽州古祠堂特色初探[J]
.黄山学院学报,2005,7(1):16-22.
被引量:10
5
黄健.
和谐——中国休闲文化的核心理念[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5):81-83.
被引量:9
6
林晓平.《博白客家源流初探》,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5页.
7
霍德华.加德纳.《智能的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沈致隆译,2008年,第366页.
8
乐爱国.
儒家对生态和谐的追求——以朱熹《中庸章句》的生态观为中心[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36(3):101-106.
被引量:5
9
雷颖,刘勇勤.
赣南古名居祠堂楹联、匾额美学诗学价值[J]
.中国民族博览,2016,0(7):93-9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李春霞,程丽秋.
论家族祠堂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以博白客家家族祠堂为例[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6,37(4):40-43.
被引量:4
2
田丹.
朱子生态和谐理念与闽北古民居生态休闲审美之伦理建构[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39(5):104-109.
3
吕圣旺,吴小伦.
传统祠堂功能的恒定与嬗变[J]
.才智,2018,0(12):168-168.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胡勇兵,纪丽华.
论江西祠堂文化与旅游文化的关系[J]
.职大学报,2017(3):87-89.
被引量:1
2
涂雅玲,纪丽华.
祠堂文化研究文献综述[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26(10):118-120.
被引量:8
3
闫淑惠,陈述斌.
客家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40(4):48-53.
被引量:1
4
纪丽华.
江西祠堂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赣北三村为例[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90-92.
1
谢富饶.
一次60多年后的叩拜[J]
.丝绸之路,2011(17):65-67.
2
谢道华.
宋代建盏的鉴赏与鉴定[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2):24-30.
被引量:2
3
邱海松.
宋代闽北地区进士的社会影响[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34(8):88-93.
4
张其海,梅文华,林瑞明,杨琮,李旦,赵福凤,祝铭森.
武夷山城村唐墓清理简报[J]
.福建文博,2016(2):14-17.
被引量:1
5
康艳华.
张作霖办教育[J]
.政府法制,2011(11):34-35.
被引量:3
6
康艳华.
张作霖办教育[J]
.源流,2011(3):28-29.
7
邱海松.
宋代闽北地区进士兴盛的原因[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93-97.
8
王宝平.
春秋战国的知识阶层——士阶层于礼崩乐坏后的超越[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46-48.
9
叶志发:做人民满意的检察长[J]
.时代潮,2000(10):59-59.
10
段瑞芬.
春秋战国的知识阶层——士阶层于礼崩乐坏后的超越[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4):24-27.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