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差异性社会中群体事件的认识与治理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差异性社会中的群体事件源于相异利益诉求间的摩擦,是一定范围、特定阶段和具体事项上的不和谐,而不是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上的冲突,不具有水火不容的对抗性与不可调和性。对差异性社会中的群体事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可以为当前的差异性社会量身制订群体事件的预防与控制方案。
作者
王晓君
机构地区
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2-55,共4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徐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重点基金"政府危机管理问责制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XWA03
关键词
差异性社会
群体事件
法律治理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0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1
1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下册)[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566,567.
2
吕世明.警察对群众事件的应有认识.世界警察参考资料,1989,(6).
3
陈晋胜,张涛.
群体性事件性质、原因的辩证分析[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3,26(3):40-41.
被引量:14
4
皮华英.
群体性事件心理分析[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2):41-44.
被引量:18
5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1-64.29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7
任平.
论建设一个良序治理的差异性社会[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1(4):173-179.
被引量:29
8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83.
9
[美]刘易斯·科塞 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0
群体性事件敲响警钟[EB/OL].http://www.sina.com.cn,2009-01-04.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张兆端.
国外境外关于集群行为和群体性事件之研究[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2,14(1):76-80.
被引量:28
2
康均心,马力.
群体性事件:一个犯罪学应该关注的前沿问题[J]
.法学评论,2002,20(2):51-56.
被引量:21
3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
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02(5):6-9.
被引量:210
4
党的十三大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第59页.
6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A]..《毛泽东选集》第2卷[C].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695页.
7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A]..《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C].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90-91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M].,.第539页.
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第1版
10
郑杭生.
社会公平与社会分层[J]
.江苏社会科学,2001(3):29-34.
被引量:73
共引文献
200
1
殷凌凌.
论唯物史观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6):56-58.
2
白立强.
差异性社会:基于政治学层面的思考[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23(2):69-71.
3
马顺成.
群体性事件心理归因及疏导探析[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5):32-34.
4
姚会彦,顾宏标.
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J]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4(6):9-12.
5
高辉.
对我国审判独立的思考[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2):51-55.
被引量:3
6
花蓉,付春江.
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心理原因探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2):94-97.
被引量:12
7
李育民.
孙中山对西方政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4):119-125.
被引量:3
8
刘菊,李维新.
浅议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J]
.中国商界,2010(12):271-272.
9
刘晓梅.
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群体性事件的法社会学思考[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75-81.
被引量:34
10
付建明.
宪政对现代国家为何必要[J]
.理论与改革,2005(6):50-5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2
1
邱泽奇.
群体性事件与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5):54-59.
被引量:57
2
赵鼎新,吕鹏(整理).
社会与政治运动理论:框架与反思[J]
.学海,2006(2):20-25.
被引量:33
3
应星.
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
.社会学研究,2007(2):1-23.
被引量:479
4
王国勤.
当前中国“集体行动”研究述评[J]
.学术界,2007(5):264-273.
被引量:71
5
劳丹.进步及其问题:一种新的科学增长论[M].刘新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55.
6
公安部.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Z].2000.
7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Z],2004.
8
高恩新.过程、行动者与危机管理-当代中国农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16.
9
Lianjiang, Li. , and Kevin J. O' Brien. Villagers and Popular Resist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 J ]. Modern China, 1996, 22 (1) : 28 -61.
10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R],2010:5.
引证文献
1
1
王旭辉.
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概念、分析要素与价值立场[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6):56-60.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刘锦涛.
防控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维度[J]
.公安研究,2013(7):16-21.
2
于水.
风险社会下农民工群体性事件治理[J]
.江苏社会科学,2013(2):26-33.
被引量:4
3
刘锦涛.
试论防控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维度[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25(4):5-10.
4
郭海明,杨言勇,王海东.
突发社会危机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3):18-24.
被引量:1
5
张洪波.
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识别和治理[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8,27(6):104-110.
被引量:1
6
周方冶.
群体性事件的结构动因、传导机制与化解路径——基于社会分层模型的结构性分析[J]
.探索,2014(6):162-167.
被引量:7
7
亓昕怡.
浅谈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与预防——基于制度供给理论的探讨[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5(6):78-79.
8
冯仕政.
社会冲突、国家治理与“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演生[J]
.社会学研究,2015(5):63-89.
被引量:49
9
马丹.
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的领导干部服务能力建设分析[J]
.世纪桥,2016(10):42-43.
被引量:2
10
王旭辉.
治理错位与冲突升级:复合治理的困境——“东利事件”的个案研究[J]
.社会学评论,2017,5(5):35-52.
被引量:2
1
丁友军,翟晓敏.
论美国和伊斯兰矛盾的不可调和性[J]
.战略与管理,2003(6):46-54.
被引量:1
2
何光中.
从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看阶级矛盾的客观性和不可调和性[J]
.工运研究,2001(9):28-32.
3
赵鸣文.
“9·11”事件后俄美关系的发展趋势[J]
.东欧中亚研究,2002(2):66-70.
被引量:2
4
刁大明.
人权:发展道路之争的爆发点[J]
.世界知识,2011(12):16-17.
5
幸银俏.
论国际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合理解读——从国际刑法法律渊源的角度[J]
.中外企业家,2016(3X):86-87.
被引量:1
6
曹利勇.
人民陪审员制度——司法与传媒互动中的“和谐”介质[J]
.学理论,2010(12):127-128.
7
唐虞.
《欧盟宪法条约》法国搁浅暴露国际性立法的尴尬[J]
.人民政坛,2005,0(8):48-48.
8
连继萍.
《物权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
.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3):235-235.
9
邹长江.
试论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道德进步的关系[J]
.理论观察,1996(6):23-24.
10
邓丽兰.
主义镣铐下的思想舞蹈:略论萨孟武的政治思想[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74-80.
被引量:1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