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隔时犯适用的几个问题研究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隔时犯的构成特征入手,围绕隔时犯跨新、旧刑法的法律适用,隔时犯跨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适用以及隔时犯跨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律适用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主要目的在于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着重研究解决刑法适用中有关隔时犯的认定与处罚及其相关的法律问题。
作者
单民
刘方
机构地区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学术部
出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147,共7页
Law Review
关键词
隔时犯
跨新旧刑法
跨责任年龄
跨责任能力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5
参考文献
1
1
江俊林,张承先.
论隔时犯[J]
.法制与社会,2008(8):68-6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6
1
王宏伟.
略论隔时犯[J]
.法学杂志,1995,16(6):28-28.
被引量:1
2
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林准 主编,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刑法教研组.中国刑法教程[M]人民法院出版社,1994.
4
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5
高铭暄.中国刑法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6
高格等.刑法教程[M]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2
1
邓君韬.
隔时过失犯追诉时效之起算探讨——从5·12震后重大工程质量问题切入[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2):38-41.
被引量:2
2
邓君韬.
从5·12震后重大工程质量问题谈隔时过失犯追诉时效之起算[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3):87-8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6
1
刘仁文.
关于刑法溯及力的两个问题[J]
.现代法学,2007,29(4):132-136.
被引量:13
2
孙晓红.
司法解释的溯及力问题[J]
.法律适用,2008(8):38-40.
被引量:9
3
田宏杰.
挪用公款罪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研究[J]
.人民检察,2001(7):21-23.
被引量:16
4
孟庆华.
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停止形态问题探讨[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18(2):4-6.
被引量:2
5
刘风景.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法治意义[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2):18-23.
被引量:18
6
周光权.
死刑的司法限制——以伤亡结果的判断为切入点[J]
.北大法律评论,2005,6(1):400-410.
被引量:6
7
张明楷.
立法解释的疑问——以刑法立法解释为中心[J]
.清华法学,2007,1(1):19-36.
被引量:56
8
刘根菊.
试论事后防卫[J]
.法学研究,1987,9(4):49-53.
被引量:2
9
李希慧,廖梅.
我国刑法立法解释性质问题探讨[J]
.法学,2004(8):55-61.
被引量:11
10
杨涛.
查处挪用公款犯罪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6):95-9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7
1
洪星,王刚.
挪用公款罪的停止形态探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5):86-91.
被引量:2
2
徐歌旋.
刑法中的溯及力问题研究[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2):119-122.
3
陈洪兵.
刑法溯及力适用问题研究——兼与民法、行政法比较[J]
.法治研究,2016(4):122-134.
被引量:8
4
周铭川.
偷换商家支付二维码获取财物的定性分析[J]
.东方法学,2017(2):112-122.
被引量:69
5
吴何奇.
论事后防卫否定评价的合理性——基于对司法实践的分析[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8(4):54-59.
被引量:3
6
向静.
隔时犯概念研究[J]
.法制博览,2018(31):257-257.
7
李立丰,项艳.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争议问题分析——基于法教义学的视角[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9,31(6):5-1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5
1
陈少青,杨轩宇.
以想象竞合为视角论“偷换二维码”案件的犯罪认定[J]
.清华法律评论,2022,10(1):249-264.
2
彭赛嘉,宋梓源.
追诉时效延长制度溯及力之否定[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33(2):82-90.
被引量:1
3
郑怡.
偷换二维码获取财物的行为宜定性为盗窃罪[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2):43-44.
被引量:1
4
蔡颖.
偷换二维码行为的刑法定性[J]
.法学,2020,0(1):124-137.
被引量:36
5
王庆.
传播传染病病毒行为的刑法规制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7):38-39.
6
林雨佳.
刑法解释对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的影响及对不当影响的纾解[J]
.北方法学,2022,16(6):107-117.
被引量:1
7
任海雯.
二维码犯罪疑难问题简析[J]
.楚天法治,2018,0(36):83-84.
8
任海雯.
二维码犯罪疑难问题简析[J]
.楚天法治,2018(33):131-132.
9
乔馨慧.
偷换二维码案的法律分析[J]
.楚天法治,2018,0(15):155-155.
10
陈洪兵.
论挪用公款罪实行行为[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5,5(3):43-54.
被引量:2
1
张磊.
对跨刑事责任年龄段的隔时犯如何认定刑事责任[J]
.天津检察,2009(1):24-25.
2
王宏伟.
略论隔时犯[J]
.法学杂志,1995,16(6):28-28.
被引量:1
3
张阳,刘璐.
论隔时犯犯罪时间的确定[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2):97-101.
被引量:1
4
鲍遂献.
试论隔时犯与隔地犯[J]
.政治与法律,1986(5):20-23.
被引量:2
5
罗襄珑.
公民责任年龄早知道[J]
.社区,2004(12):59-59.
6
刘光宇.
秦律中的和谐社会因素[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27-30.
7
周铭川.
偷换商家支付二维码获取财物的定性分析[J]
.东方法学,2017(2):112-122.
被引量:69
8
邱兴隆.
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比较研究[J]
.政法学刊(甘肃),1986(1):1-4.
被引量:1
9
王世科.
对丈夫强行与妻子发生性行为以强奸罪论处的异议[J]
.人民司法,1992(4):40-41.
被引量:1
10
杨晓丽.
从河南吕天喜案看刑事责任能力[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8(1):65-67.
法学评论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