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存在主义的先驱,克尔凯郭尔看到了理性的强大以及理性能够足以导致对个体人格泯灭的现实,于是把确立个体人格的独立性看作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较之康德的主体性原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在延续了克尔凯郭尔的个体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每一个个体在存在意义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从个体存在的此在上对人的生存给予充分的关照,从而使人的存在获得了一种对未来的永恒的希望。然而,存在主义的个体人格仍然是一种沉浸在孤独的存在或此在的"在世界之中"的思辨游戏之中,在他们看来,只要确立了个体人格,就可以实现个体人格的独立性,但是,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存在,如果没有"对象性存在",没有对社会现实的彻底改变,就仍然无法挣脱来自于个体之外的宰制,也就根本谈不上个体人格的独立。马克思认为,造成人受奴役、受压迫的不是传统的形而上学本身,也不是类似于"理性"或"原则"抽象的外在于自我存在的东西,而是在于现实的、与自我本质相关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只有彻底推翻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2-87,共6页
DongYue Tribune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对象性存在’问题研究"(编号09BZX005)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