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刑事审判检察监督的理性发展——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视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刑事审判检察监督的理性发展要以客观公正义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体现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的双重价值追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刑事审判监督与指控犯罪、审判独立和自我监督的辨证关系。为此,既要针对刑事审判监督的薄弱环节和盲区拓展权力,也要对现有的成功经验予以强化,还要对某些权力进行必要的规范或限制。
作者
杜邈
机构地区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2年第1期67-72,共6页
Jorunal of Yunan University Law Edition
关键词
刑事审判
检察监督
指控犯罪
分类号
D926.34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7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8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崔敏.
建议修改宪法:改变“两大司法机关”格局[J]
.人大研究,1999(4):27-29.
被引量:3
2
彭东.
三十年公诉工作回顾与展望[J]
.人民检察,2008(24):41-46.
被引量:3
3
王敏远.
论我国检察机关对刑事司法的监督[J]
.中外法学,2000,12(6):676-690.
被引量:19
4
樊崇义.
一元分立权力结构模式下的中国检察权[J]
.人民检察,2009(3):5-11.
被引量:19
5
童建明.
加强诉讼监督需把握好的若干关系[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18(5):12-19.
被引量:28
6
孙谦,童建明.
遵循刑诉规律 优化职权配置[J]
.人民检察,2009(22):5-7.
被引量:5
7
刘兰秋.
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权初论[J]
.行政与法,2006(5):119-121.
被引量:2
8
朱孝清.
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完善[J]
.中国法学,2009(2):159-180.
被引量:119
9
宋世杰,陈果.
刑事审判监督价值分析引论[J]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6(4):24-2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57
1
陈永生.
论检察官的客观义务[J]
.人民检察,2001(9):11-14.
被引量:24
2
谢佑平,万毅.
检察官当事人化与客观公正义务——对我国检察制度改革的一点反思[J]
.人民检察,2002(5):16-17.
被引量:30
3
陈卫东,郝银钟.
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兼论我国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J]
.法学研究,1999,21(1):57-63.
被引量:231
4
龙宗智.
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J]
.法学,1999(10):2-7.
被引量:245
5
张文,刘艳红.
罪名立法模式论要[J]
.中国法学,1999(4):121-131.
被引量:18
6
周光权.
量刑基准研究[J]
.中国法学,1999(5):127-138.
被引量:103
7
刘艳红.
罪名确定的科学性[J]
.法学研究,1998,20(6):85-102.
被引量:27
8
宋英辉,张建港.
刑事程序中警、检关系模式之探讨[J]
.政法论坛,1998,16(2):64-70.
被引量:63
9
苗生明,吴祥义,邹开红.
论公诉检察官与维护司法公正[J]
.政法论坛,2003,21(6):111-120.
被引量:6
10
杨立新.
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与司法公正[J]
.法学研究,2000,22(4):45-71.
被引量:172
共引文献
188
1
施鹏鹏.
论检察机关“仅为被告人利益之抗诉”及其效力——兼与刘计划教授商榷[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3):106-123.
被引量:2
2
代天钰.
论民事再审检察监督功能异化及其纾解[J]
.政法学刊,2024,41(3):84-91.
3
刘慧.
检察机关介入侦查的属性界定——以网络犯罪案件为例[J]
.刑事法评论,2022(2):594-607.
4
谢慧阳,谢文翼.
新时代主动性检察监督之“诉权化”探索[J]
.天津滨海法学,2021(1):134-142.
5
陈海平.
论批捕权转隶法院[J]
.河北法学,2021,39(6):180-200.
被引量:7
6
肖中扬.
论新时代行政检察[J]
.法学评论,2019,37(1):48-62.
被引量:32
7
樊崇义.
国家权力监督原理下监察监督与刑事检察监督的关系研究[J]
.法学家,2023(3):88-104.
被引量:10
8
赵方强.
论被追诉人阅卷权及其制度构建[J]
.法大研究生,2021(2):64-78.
9
高一飞,蒋稳.
新时代司法机关配合与制约关系的调整[J]
.东南法学,2020(1):98-121.
被引量:2
10
朱孝清.
检察官负有客观义务的缘由[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23(3):14-20.
被引量:16
1
范松辉.
我国刑事审判检察监督制度之重构[J]
.科教探索,2008(10):186-187.
2
冯霞.
刑事审判检察监督之理性初探[J]
.犯罪研究,2008(5):62-66.
3
吴燕.
未成年人案件刑事和解的探索与实践[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3):100-101.
4
任海青.
民法保障与社会可持续发展[J]
.唯实,2011(10):78-81.
5
吴燕.
未成年人案件刑事和解的探索与实践[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S1):24-26.
6
傅林,夏爱玲.
对我国刑事审判检察监督存废论的理性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2):24-25.
7
朱德宏,陈儒.
宪政视野下的刑事审判检察监督及其实现[J]
.学术界,2010(8):60-67.
被引量:1
8
刘卫宁.
海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之我见[J]
.珠江水运,2004(11):41-42.
9
赵微,周君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不规范行为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建议[J]
.医学与法学,2010,2(4):44-47.
10
卞悟,田庆立.
构建理性发展的中日关系新格局——“‘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东北亚学刊,2015(5):60-62.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