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8,共2页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49
1 王志成,刘绍卓.夏季森林地下火分类及火行为特点[J] .林业科技,2004,29(4):26-28. 被引量:7
2 郑金萍 ,郭忠玲 ,范春楠 ,刘万德 ,韩世杰 .长白山5种主要森林群落细根现存生物量研究[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5):458-461. 被引量:11
3 杨丽韫,李文华.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细根分布及其周转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2):1-5. 被引量:59
4 马元丹.长白山主要森林群落凋落物量及分解动态的试验研究[D].吉林:北华大学林学院,2005.
5 Page SE,et al.The amount of carbon released from peat and forest fires in Indonesia during 1997[J].Nature,2002,420(6911):61-65.
6 Usup A,et al.Combustion and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peat fire in tropical peatland in central kalimantan,indonesia[J].Tropics,2004,14(1):1-19.
7 李明汉.地下火的特点及扑救方法[J].森林防火,1986,1:007.
8 路长.阴燃与森林地下火分类及火行为特点[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
9 王秋华.森林火灾燃烧过程中的火行为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
10 Davies GM,et al.Peat consumption and carbon loss due to smouldering wildfire in a temperate peatland[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13,308:169-177.
引证文献6
1 单延龙,关山,张姣.长白山林区防火期主要可燃物类型细根载量和潜在能量分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3):39-40. 被引量:2
2 李存宇,刘凯.森林地下火探测仪的研制[J] .林业劳动安全,2014,27(3):31-34. 被引量:3
3 者香,赵伟涛,陈海翔,周建军.泥炭粒径对阴燃蔓延速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 .火灾科学,2014,23(3):129-135. 被引量:10
4 辛颖,历美岑.粒径对森林腐殖质阴燃传播的影响[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36(8):1037-1040. 被引量:8
5 韩丽琼,郭亚娇,景敏,晏名耀,殷继艳.地下火对森林的危害及防治策略研究[J] .今日消防,2022,7(4):130-132.
6 李存宇,赵南.国内森林地下火研究进展[J] .林业勘查设计,2024,53(1):45-50.
二级引证文献19
1 王亚莉,陈琳,王万琼.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监测指标与预后关系的探讨[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0,15(1):91-91.
2 王秋华,徐伟恒,李伟,仝艳民,李世友,杨潇.滇中地区地盘松林地表凋落物的潜在能量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14,39(6):16-20. 被引量:11
3 王涛.浅谈草原地下火扑救[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12):184-184.
4 历美岑,辛颖.森林凋落物的阴燃实验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16,45(6):84-88. 被引量:8
5 辛颖,历美岑.粒径对森林腐殖质阴燃传播的影响[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36(8):1037-1040. 被引量:8
6 王海蓉,梁栋,詹光庭,许嘉豪.泥炭类可燃物的低温氧化自燃特性[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8,37(2):171-174. 被引量:1
7 辛颖,王新然,李禹洁.森林腐殖质阴燃向明火转变实验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8,37(9):1162-1166. 被引量:5
8 尹赛男,单延龙,宋光辉,韩喜越,高博.不同粒径腐殖质火垂直燃烧特征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39(10):95-101. 被引量:16
9 宗学政,田晓瑞.林火行为和扑救技术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2019,32(6):31-36. 被引量:11
10 王越,何诚,张思玉,刘迪.大兴安岭落叶松林腐殖质的热解特性及烟气成分[J] .林业工程学报,2020,5(3):155-160. 被引量:6
1 王志成,刘绍卓.夏季森林地下火分类及火行为特点[J] .林业科技,2004,29(4):26-28. 被引量:7
2 于立峰.森林地下火蔓延方式及火行为特点研究[J] .林业勘查设计,2012(2):111-112. 被引量:7
3 李忠琦,张淑云,李华,王明玉.黑龙江省呼中林区地下火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J] .森林防火,2004(1):25-26. 被引量:5
4 张道光.森林草原防火面临的形势 任务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内蒙古林业,2008(12):20-20. 被引量:3
5 王涛.浅谈草原地下火扑救[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12):184-184.
6 何诚,舒立福,张思玉.我国寒温带林区地下火发生特征及研究[J] .森林防火,2014(4):22-25. 被引量:19
7 王志成.夏季森林地下火扑救技术及机具[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4,32(5):45-46. 被引量:1
8 曹冠武.防火期内话防火[J] .河南林业,1999(6):11-12.
9 李坤联.太行山区森林火灾扑救技术探讨[J] .森林防火,2008(4):24-25.
10 舒立福,王明玉,田晓瑞,李忠琦,肖永军.大兴安岭林区地下火形成火环境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03,12(4):62-67. 被引量: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