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超越“中体西用”与“西体中用”——张东荪在中国本位文化论战前后的思考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晚清以来的中体西用说将"体"视为不可分的一元物,在民初以来历次中西文化争论中,见解对立的双方也大都仍共享着这一思考模式。本文通过考察张东荪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本位文化论战前后对中西体用关系的论述,尝试挖掘当时人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张东荪认为西方文化的"体"本就非一元,而是存在着希腊与希伯来的两元,这种充满着内在紧张的两元结构才是西方文化的内在活力与创造力的基础。他因此希望在德赛两先生之外,引入作为希腊传统精髓的"费先生"(philosophy),与代表着中国文化传统的儒家思想构成对立的两元,以这种两元对立的新"体"作为引入西学后形成的新文化的基础。这种既区别于西化派又区别于本位文化派(包括后来的新儒家)的对东西文化关系的思考,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中西体用关系的思考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作者 高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5-191,共7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张尔田.张孟劬复黄晦闻书[A].陈平原,王枫编.追忆王国维[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90.
  • 2张东荪.现代的中国怎样要孔子?(1935年)[A].钟离蒙,杨凤麟编.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2集第6册(中国文化问题论战)[C].沈阳:辽宁大学哲学系,1982.71-72,71.
  • 3张之洞.劝学篇[A]..张之洞全集第12册[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08.
  • 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A]..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5张耀南.简论儒学的现代定位问题——兼论张东荪何以不能被称为“现代新儒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5-50. 被引量:1
  • 6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三联书店,2001.
  • 7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A].诗集·陈寅恪集[C].三联书店,2001,12.
  • 8张东荪.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N].学灯,1922-03-19.
  • 9张东荪.十一年了[N].时事新报,1922-01-01(1张2版).
  • 10梁启超.新民说[A]..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9..

二级参考文献6

  • 1张东荪.知识与文化[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88,88,97,93-94,91,96.
  • 2张东荪.不同的逻辑与文化并论中国理学[J].燕京学报(北平),第26期.
  • 3张东荪.朱子的形而上学[J].中大学报,1945,(3).
  • 4韦政通.当代新儒家的心态[A].罗义俊.评新儒家[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 5陈锦鸿.传统的重建--牟宗三先生思想初探[A].罗义俊. 评新儒家[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 6韦政通.以传统主义卫道以自由主义论证--徐复观先生的志业[A].罗义俊.评新儒家[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38

同被引文献60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