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钟嵘《诗品》之品第观——以刘桢条为例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钟嵘评刘桢"其源出于古诗",究其古诗与刘诗的渊源主要是就感情基调、情感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三方面论述。依钟嵘的美学观念来看,古诗是"文质"兼有的,而刘桢则主要继承了古诗的"气"质,并将它最大化地用诗呈现出来。刘桢的诗以"气""骨""力"胜,这是钟嵘之所以给予他很高评价的原因。但综观现存刘桢的诗作和历代评论家对他的评价,钟嵘的品评还是不够全面的。刘桢诗虽以气胜,但也有沉郁顿挫的深情,可以说是:"骨中有情,气中有文。"
作者 梁育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29-32,共4页 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悲情 骨:风力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 1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8.
  • 2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61.
  • 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4曹旭.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 5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 6释皎然著,李壮鹰校注.诗式[M].济南:齐鲁书社,1986.
  • 7何良俊.四友斋丛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9.
  • 8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9李健.比兴思维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 10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共引文献2091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