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煤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循环经济浅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按照循环经济的原理,对煤矿企业产生的废水、煤矸石、润滑油等进行处理后回用,实现矿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将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作者
马群英
机构地区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刘桥镇恒源煤矿
出处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第4期203-203,共1页
New Technology & New Products of China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废水
煤矸石
润滑油
分类号
TD163.1 [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肖利萍,梁冰,狄军帧.
矿井水资源化可行性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6):862-864.
被引量:14
2
张晋霞,叶璀玲,杨建国.
煤矸石对环境的危害及其综合利用[J]
.江苏煤炭,2004(1):54-55.
被引量:7
3
杨宏伟,费逸伟,胡建强.
国内外废润滑油的再生[J]
.润滑油,2006,21(6):9-11.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杨信荣,张明星.
论我国煤矿矿井水资源化[J]
.煤矿环境保护,1993,7(1):2-4.
被引量:8
2
徐先盛.
我国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及发展策略探讨[J]
.润滑油,1993,8(3):1-6.
被引量:22
3
胡文容.煤矿矿井水及废水处理利用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269.
4
屈连忠.煤矿环保优秀论文集[C].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5
C Kajdas. Used Oil Re- Refining: Overview of Current Technologies Used[R]. 3rd European Congress on Rerefining, Lyon, 1996.
6
王建明.润滑剂和润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42—143.
7
戴钧墚.废润滑油再生[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128—129.
8
G W Stachowiak. Waste Oil Re- Refining[C]. Hydrocarbon Processing, 2002. 125 - 126.
9
蔡明华,曹雅凤.
浅谈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技术途径[J]
.煤矿环境保护,1999,13(5):47-52.
被引量:3
10
马超,康建荣,何万龙.
煤矸石排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J]
.煤矿环境保护,2000,14(6):71-73.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
50
1
贾国章,王巨才,谢震生.
水资源涵养的作用与措施[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3):450-452.
2
刘文利,李太山,赵凤琴,张彩霞.
唐山市矿井疏干水的资源化利用[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2):142-144.
被引量:4
3
王伟.
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资源化利用[J]
.上海建材,2007(3):16-18.
被引量:6
4
陈惠卿.
润滑油资源与环境[J]
.合成润滑材料,2007,34(3):21-25.
被引量:1
5
樊金拴.
煤矸石对环境的危害与开发利用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1):56-59.
被引量:18
6
杨静,李福勤,邵立南,张先,何绪文,徐茂程.
矿井水中悬浮物特征及其净化关键技术[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3):458-460.
被引量:31
7
刘浜葭,刘玲.
阜新矿区矿井水利用分析和混凝正交实验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A01):299-301.
被引量:1
8
于宏兵,马淑芹,蒋彬,张霞,闫春红,展思辉.
煤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循环经济浅议[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28(11):15-18.
被引量:4
9
左鹏飞.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方法[J]
.煤炭技术,2009,28(1):186-189.
被引量:60
10
王仕仙,徐建生.
废润滑油吸附再生技术研究[J]
.设备管理与维修,2009(3):55-57.
被引量:6
1
王培剑.
论生态文明背景下煤矿企业绿色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3(19):174-174.
2
吴建军,周玉斌.
打造赣南绿色生态矿山的研究[J]
.科技广场,2012(2):45-47.
被引量:1
3
师红麟,李荣强.
煤矿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方式和途径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30):165-166.
4
陈杰,魏常伟,褚遵强.
浅谈煤矿企业落实安全责任的有效方式和途径[J]
.山东煤炭科技,2010,28(4):243-244.
5
冯广达,毕银丽,曲东.
矿区废弃物不同工艺处理对淋溶水的影响[J]
.科技导报,2008,26(5):70-73.
6
毕银丽,苏高华,郭婧婷,刘银平.
碱性粉煤灰对煤矸石硫污染防治技术[J]
.煤炭学报,2007,32(6):622-625.
被引量:11
7
李永东.
关于煤炭生产方式变革的思考[J]
.中国煤炭,2013,39(8):26-28.
8
毕银丽,胡瑜,苏高华,赵斌.
氧化亚铁硫杆菌筛选及对矿区煤矸石脱硫影响[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6):929-932.
被引量:4
9
刘澍涛.
自主创新,为煤田地质学开拓新领域——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刘钦甫[J]
.中国煤炭地质,2012,24(1):78-80.
10
于淼,毕银丽,张翠青,殷楠.
菌根真菌对粉煤灰充填复垦中金属元素的利用[J]
.煤炭学报,2013,38(9):1675-1680.
被引量:2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