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1-64,共4页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同被引文献254
-
1牛冲槐,唐朝永.中国区域人才聚集力比较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07,22(S1):138-140. 被引量:23
-
2刘丹鹤,杨舰.区域科技投入指南与科技资源整合机制——以北京市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S1):20-24. 被引量:18
-
3罗友和.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状况的经济学分析与政策取向[J].生产力研究,2004(1):24-26. 被引量:20
-
4肖德武.工作实验室:促使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一种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2):83-86. 被引量:2
-
5宋俊杰.知识经济与高校体制改革[J].江汉论坛,1999(8):93-94. 被引量:2
-
6廖先玲,孟祥军,何静,陈宁.技术创新绩效及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8,16(S1):665-669. 被引量:2
-
7周长爱.我国科技投入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1998,16(4):65-66. 被引量:5
-
8高启杰.农业技术创新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南方经济,2004,33(7):45-47. 被引量:13
-
9谢素萍,王臻,朱付元,刘沐,陈怀楚.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8(S1):165-167. 被引量:18
-
10吴菲菲,杨梓,黄鲁成.基于创新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研究前沿探测模型——以智能材料领域研究前沿探测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5,33(1):11-20. 被引量:48
引证文献21
-
1白小雪.关于科研经费配置研究现状的浅析[J].中外企业家,2020,0(4):12-12.
-
2雷睿勇,罗敏,邹吉鸿.对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的述评[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5):448-453. 被引量:15
-
3靳云全,路明兰.我国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对策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05,23(5):104-106. 被引量:2
-
4乔冬梅,李正风.科技计划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作用及实现方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5):14-19. 被引量:10
-
5黄耀杰,佘元冠.区域科技资源使用的现代系统论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8(5):117-119. 被引量:2
-
6魏延田.区域科技资源的再配置问题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6):40-41.
-
7刘玲利.科技资源配置的国内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8(11):155-157. 被引量:7
-
8牛冲槐,原锟霞,李秋霞.科技资源配置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5):111-114. 被引量:18
-
9魏少平.发展方式转变条件下宝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建议[J].价值工程,2011,30(26):10-11.
-
10李绍环.中国未来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管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2):5-7.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60
-
1余舟,徐洋洋.关于国内养老服务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1998—2018)——基于CiteSpace的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20,8(8):33-45.
-
2李美桂,赵兰香,吴博,李壮壮.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政府促进企业创新的政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8):32-37. 被引量:7
-
3陈湘瑞.乡村振兴战略下教育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与治理对策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9):174-175. 被引量:1
-
4雷睿勇,罗敏,邹吉鸿.对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的述评[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5):448-453. 被引量:15
-
5魏守华,吴贵生.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23(4):467-473. 被引量:55
-
6杨海波.合理配置苏州地区科技资源的探讨[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16(4):16-18.
-
7李双杰,王海燕,刘韧.基于DEA模型的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3):112-115. 被引量:42
-
8黄耀杰,佘元冠.区域科技资源使用的现代系统论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8(5):117-119. 被引量:2
-
9鲁勇兵,梁婉君,李双成.河北省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因子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7):73-75. 被引量:11
-
10毕娜,陈呈频,王亚良,施琪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分析与评价[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4):116-118. 被引量:3
-
1李林杰,梁婉君,黄贺林,李邃.保定市科研机构R&D资源——人力资源之分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5(4):9-13.
-
2张可.2008年吉林省科技活动人员投入现状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9,29(6):28-30. 被引量:2
-
3傅远.激励机制不断完善 竞争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杭州市科技活动人员现状分析[J].杭州科技,2009,30(6):36-39.
-
4彦文.论科技工作者之定义[J].科协论坛,2003,18(5):7-9. 被引量:3
-
5谷占升.基点 差距 展望——简析内蒙古高校科技工作[J].前沿,2008(10):65-67. 被引量:1
-
61990年全国高等学校科技统计主要结果[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1,3(3):75-77.
-
7丁世根,薛天祥,袁雯,吴德甫.高等师范院校科技工作方针探讨[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3,5(1):12-14.
-
8李小捧,李红军.以人为本 发展河北省科技人才[J].河北经济研究,2005(1):36-38.
-
9杨锐.全面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实现科技经济持续协调发展[J].江苏政协,2004,0(4):17-17.
-
10四川科技发展概况[J].广东科技,2005,14(6):9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