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科学性及其认同教育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具有无可辩驳的科学性。这是因为:1.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幸福观。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命是幸福的载体,物质生活条件是实现幸福的基础,社会生产关系对人们的幸福具有决定性作用。2.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辩证、系统的幸福观。它把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研究幸福问题,坚持了幸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幸福的相对性与绝对性、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等相关联的幸福要素之间的辩证统一。3.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全面的幸福观,既坚持了"生态幸福与人际幸福的统一",又坚持了"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只有实现大众化才能转化为促进民生幸福的强大物质力量,而大力加强认同教育,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条件。
作者 陈成志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1-166,共6页 Academic Exchan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7张立民,周红英.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幸福观定位[J].学术论坛,2007,30(9):57-60. 被引量:14
  • 8闵绪国.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论析[J].高校理论战线,2010(2):60-63. 被引量:30
  • 9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1-10-25.

二级参考文献10

  • 1赵甲明.怎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对幸福的哲学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9(2):13-21. 被引量:6
  • 2葛晨虹.哲学视野中的幸福理念[J].人民论坛,2005(1):44-45. 被引量:19
  • 3罗国杰主编.《中国革命道德:理论卷》下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153.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8康德.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 9约翰密尔:功用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 10苗元江.影响幸福感的诸因素[J].社会,2004,24(4):20-23. 被引量:58

共引文献7078

同被引文献52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