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个体化社会的道德教育问题 被引量:1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当代社会具有了分化与个体化的特征。在没有了道德共识和同质社会环境的现代社会里,社会化道德教育就产生了一种"规则错位"的问题,学生所学的道德规范不能用于他生活的社会结构或者将来生活的社会结构。而一些现代道德教育的理念和模式的实践结果则是培养或强化了一种"孤独的个体"。"错位的规则"与"孤独的个体"是学校道德教育割裂个人与社会的联系的结果。面对现代社会里个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学校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应在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中调整思路。
作者 郑富兴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共7页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基金 2007年国家青年基金课题<责任与对话--学校道德教育的现代性思考>(CEA07019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1页.
  • 2[法]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页.
  • 3[英]托马斯·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 460年:婚姻家庭变迁[J].检察风云,2009(5):4-7. 被引量:1
  • 5薛红.在个体化浪潮之中的性别身份和婚姻家庭——贝克的《风险社会》中的性别和婚姻家庭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1(3):88-92. 被引量:16
  • 6[美]RogerStrughan.《儿童道德教育-我们可以教导儿童成为好孩子吗?》,李奉儒译,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第57页.
  • 7李菲.《近年来我国德育理念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道德教育研究(内部刊物),2005,.
  • 8包利民、[德]M·斯戴克豪思.《现代性价值辨证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 9[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 10[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薪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27页.

二级参考文献17

  • 1Beck,U.,1992,pp.12—13.
  • 2Lash&Wynne在《风险社会》英文版序言中认为,该书包含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核心主题是“反身性现代化”和“风险问题”.
  • 3Beck,U.,1992,pp.100—101.
  • 4Beck,U.,1992,p.88.
  • 5Beck,U.,1992,p.89.
  • 6Beck,U.,1992,p.89.
  • 7同[1],p.109.
  • 8贝克认为男性角色和职业之间的牢固关系的矛盾主要在于女性的变化.一方面,女性大量地投身于劳动市场,使男性在家庭中的支柱地位相应降低;另一方面,男性在日常生活中和感情方面更依赖于女性.参见《风险社会》,第112—113页.
  • 9Beck,U.,1992,p.105.
  • 10Beck,u.,1992,p.105,p.116.

同被引文献91

引证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3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