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必修课,但各院校相应专业讲授的重点不同。结合生源和专业地区特点,从构建脉络明晰的课程体系、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到改进教学手段以及设置提高学生操作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实验内容等方面总结了教学改革。
作者
李红丽
董智
机构地区
山东农业大学
出处
《高等农业教育》
2011年第12期53-55,共3页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关键词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
教学改革
实验设计
教学手段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姚云峰.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跨世纪人才的培养[J]
.中国林业教育,1999(3):20-21.
被引量:2
2
高鹏,张光灿,刘霞.
改造提升水土保持传统学科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
.高等农业教育,2007(8):61-63.
被引量:7
3
杨玉盛,谢锦升,陈光水,陈清山,董强.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直观实践教学改革[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4):97-101.
被引量:11
4
孙保平.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研究与发展[J]
.中国林业教育,2001,19(1):25-27.
被引量:7
5
余新晓.
我国水土保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4):90-93.
被引量:1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教育学校本科专业名录和专业介绍[K].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
王百田,郭建斌,饶良懿.
关于“林业生态工程学”教学的思考[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S1):90-92.
被引量:6
8
程云,张洪江,徐迎寿,李春平,宋吉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85-186.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吴发启,刘秉正.
我国水土保持学科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J]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217-219.
被引量:5
2
冷疏影,冯仁国,李锐,刘宝元,郑粉莉,刘国彬,王占礼,杨勤科,傅伯杰,宋长青.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重点研究领域与问题[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1-6.
被引量:81
3
刘震.
我国水土保持的目标与任务[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4):1-5.
被引量:24
4
王礼先,张有实,李锐,崔鹏,余新晓,蔡强国.
关于我国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1):1-6.
被引量:54
5
张乐平,周卉.
略论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的资源能力建设[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6):22-24.
被引量:2
6
戴仕明,王映龙,许祥云.
高等农林院校IT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06(7):48-49.
被引量:4
7
吴菲菲.
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及其相应的现代大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59-161.
被引量:5
8
杨玉盛.“6.22”特大洪灾的成因及对策[J].林业经济问题,1998,:87-92.
9
余新晓.
我国水土保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4):90-93.
被引量:13
10
董强 谢锦升 杨玉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科建设探讨[J].林业高教理论与实践,1999,(2):53-55.
共引文献
36
1
余新晓.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与学科建设[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S2):95-98.
被引量:2
2
高甲荣,程云,张洪江.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改革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2005,23(2):23-25.
被引量:16
3
武敏,郭成久,苏芳莉.
浅议多媒体技术在《水土保持学》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231-231.
被引量:1
4
余新晓.
我国水土保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4):90-93.
被引量:13
5
高鹏,张光灿,刘霞.
改造提升水土保持传统学科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
.高等农业教育,2007(8):61-63.
被引量:7
6
高永,张武文,王健.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15-216.
被引量:14
7
程云,张洪江,徐迎寿,李春平,宋吉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85-186.
被引量:7
8
毕华兴,余新晓.
“水土保持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4):105-108.
被引量:10
9
余新晓.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建设[J]
.中国林业教育,2010,28(1):14-16.
被引量:8
10
吴发启.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制定[J]
.水土保持通报,2010,30(3):237-241.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7
1
程云,张洪江,徐迎寿,李春平,宋吉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85-186.
被引量:7
2
苏芳莉,贾玉华,郭成久,范昊明.
浅谈提高本科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以荒漠化防治方向课程为例[J]
.中国科技信息,2008(11):232-232.
被引量:2
3
刘增文,王进鑫,吴发启,吴小平,张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与体系探索——基于“产学研”结合的视角[J]
.中国农业教育,2010,11(6):48-50.
被引量:7
4
赵辉,王则一,齐实,王秀茹,高甲荣,杨海龙.
“水土保持规划与设计”课程实践环节设计[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9(4):50-54.
被引量:7
5
佟小刚,吴发启.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
.中国林业教育,2012,30(3):38-40.
被引量:1
6
高国雄.
“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
.中国林业教育,2012,30(3):41-44.
被引量:3
7
高广磊,丁国栋,赵媛媛,秦树高,张英.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实习的改革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梁希实验班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2018,36(6):53-5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苏芳莉,郭成久,贾玉华,武敏,卢佳.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2013(1):140-140.
2
贾剑波,陆佳,张梦杰.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
.科技视界,2021(16):25-26.
1
高广磊,丁国栋,赵媛媛,冯薇.
北京市精品课程“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建设初探[J]
.中国林业教育,2015,33(6):49-52.
被引量:2
2
郭成久,范昊明,苏芳莉.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产学研结合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05(9):88-89.
被引量:4
3
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J]
.内蒙古教育,2010(21):2-2.
4
王丽.
论农村地区幼儿家庭教育指导[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9(5):117-121.
被引量:10
5
刘红霞.
把准学科关键,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J]
.新课程(小学),2014,0(3):41-41.
6
杨萍.
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0):137-138.
被引量:5
7
田鹏.
谈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GIS课程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2015(52):121-122.
被引量:2
8
莫康乐.
关于“水保”不得不辩的误解——解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J]
.求学(理科版),2014(2):17-18.
被引量:1
9
莫康乐.
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正名[J]
.高中生(高考),2015,0(3):54-55.
10
谌芸,史冬梅.
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土力学教学体系[J]
.理工高教研究,2010,29(1):125-127.
被引量:11
高等农业教育
201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