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改革》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45,共2页
CHINA REFORM
同被引文献18
1 马光辉.企业再造是搞活国有企业的有效途径[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1997,17(7):64-67. 被引量:1
2 王凤彬.企业组织的过程变革——兼评企业再造理论对传统组织理论的挑战[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6,16(3):17-21. 被引量:9
3 (英)经济学家情报社 安达信咨询公司 IBM咨询公司.未来组织设计[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4 哈罗德·德姆塞茨.企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 伍山林.企业性质解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 Adizes I.Orgamzational Passages:Diagno - sing and Treating Life Cycle Problem of Orga nizations[J]. Organizationa Dynamics, 1979, (summer):2-25.
7 Miller D,Shamsie J. Learning Across the Life Circle: Experim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among the Hollywood Studio Head[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2) :725 -745.
8 单汨源,刘正安.组织扁平化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J] .企业管理,1998(7):32-33. 被引量:13
9 崔海鹏,胡晓岚.走出扁平化的困惑[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16(11):23-25. 被引量:2
10 王爱武,田志龙,白瑞征.转型时期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及其评价[J] .中国软科学,1999(11):57-6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17
1 李海霞,张霜.跨国公司组织结构虚拟化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 .全国商情,2007(10):95-96.
2 朱相平.交易费用视角下的企业生命周期演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J] .山东经济,2009,25(2):68-73. 被引量:2
3 蒋玉霞.维持性创新还是破坏性创新——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J] .会计之友,2009(24):20-21.
4 韩利红.企业的自然年龄与商业年龄研究[J] .企业经济,2009,28(11):24-26. 被引量:1
5 卢志平.企业信息化柔性战略三维空间模型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0):98-102. 被引量:1
6 张昌,韩云峰.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1):16-18. 被引量:2
7 韩利红,赵冰琴.企业活力评价的数学模型研究[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0,31(1):81-86. 被引量:4
8 马费成,望俊成,张于涛.国内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知识图谱绘制——基于战略坐标图和概念网络分析法[J] .情报科学,2010,28(4):481-487. 被引量:52
9 班莎莎.包头市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特征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1(4):112-113.
10 "我国企业生命周期分析"课题组,严明义,杨宽宽,李天渊.关闭破产企业难逃“七年之痒”[J] .调研世界,2011(2):22-24. 被引量:3
1 马万民,韩之俊.江苏乡镇企业的家族管理模式及其改进[J] .江苏商论,2002(6):23-25.
2 郭小波.信息化——企业再造的必然选择[J] .车间管理,2003(2):23-25.
3 李虹.关于企业竞争战略的有关思考[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3,17(6):39-41.
4 蒋黔贵.企业管理信息化对大企业生死攸关[J] .石油企业管理,2003(1):12-13.
5 仁官.看跨国企业的用人之道[J] .乡镇企业科技,2004(3):23-24.
6 仁官.跨国企业的用人之道[J] .乡镇企业之家,2002(9):11-11.
7 刘志雄,黄秋平.对家族化管理民营企业转型的思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63-65.
8 于腾,南聪.组织机构扁平化在企业的应用[J] .中国电子商务,2013(3):115-115.
9 李建强.扁平化管理的核心是提升企业竞争力[J] .科学决策,2006(10):53-54. 被引量:1
10 张士玉.关于企业重建实施途径的探讨[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12(4):5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