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化:“陶身淑性”与“归真返朴”互补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教化是指人的精神从个别性状态提升到了普遍性状态 ,从而得到了整体的、内在的生长。它与传授一般知识的“教育”有着较大差别。对人来说 ,有教养比获得某些知识要重要得多。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都提出发展了各自的教化理论 ,前者以“陶身淑性”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后者则以“归真返朴”相号召 ,它们表面上看正相反对 ,而实际上 。
作者
詹世友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哲学系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1期76-82,共7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教化
陶身淑性
归真返补
互补
儒家
道家
分类号
G40-09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296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0
1
.《孟子·滕文公上》[M].,..
2
.《荀子·正名》[M].,..
3
《说文解字·心部》.
4
.《荀子·修身》[M].,..
5
.《荀子·不苟》[M].,..
6
.《论语·为政》[M].,..
7
.《孟子·公孙丑上》[M].,..
8
.《荀子·礼论》[M].,..
9
.《荀子·性恶》[M].,..
10
.《荀子·儒效》[M].,..
共引文献
1296
1
董平.
庄子与葛洪——论道家生命哲学向宗教信仰的转变[J]
.浙江社会科学,2004(4):141-148.
被引量:5
2
柳正权.
试析中国封建社会形态中的法律原罪[J]
.法学评论,2004,22(4):122-126.
被引量:2
3
梁韦弦.
老子、孔子及韩非思想四题[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52-56.
4
韩作珍,韩国莉.
试论吕坤尚中贵和的处世原则[J]
.甘肃社会科学,2004(4):131-134.
被引量:1
5
赵逵夫.
有关跖起义几个问题的探讨[J]
.甘肃社会科学,2004(4):137-140.
被引量:2
6
李守庸.
孟轲对孔子义利观中积极因素的继承与发展[J]
.经济评论,2004(4):8-14.
被引量:1
7
李汉相.
浅论老子的和合思想[J]
.中州学刊,2004(4):146-149.
被引量:7
8
蒋振华.
《庄子》寓言的双重承负[J]
.中州学刊,2004(4):154-156.
被引量:1
9
袁朝云.
论教育诚信[J]
.教育探索,2004(7):55-57.
被引量:4
10
储昭华.
儒家文化的自由精神究竟何在——兼论儒家自由主义如何可能[J]
.江海学刊,2004(4):53-5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
1
王博.
论《劝学篇》在《荀子》及儒家中的意义[J]
.哲学研究,2008(5):58-65.
被引量:33
2
周炽成.
荀子乃性朴论者,非性恶论者[J]
.邯郸学院学报,2012,22(4):24-31.
被引量:15
3
黄开国.
董仲舒的人性论是性朴论吗?[J]
.哲学研究,2014(5):34-38.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
1
周炽成.
荀子教育思想新探:以性朴论为中心[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49-15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沈思.
荀子人性论视角下教育隐性机能发挥刍议[J]
.文学教育,2019,0(27):32-33.
2
王闻文.
论“伪”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的地位[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37(3):94-103.
被引量:2
3
王曾.
荀子教育哲学思想理论依据解析与重构[J]
.成才,2022(7):11-12.
被引量:1
4
李慧子.
戴震与荀子、朱子心性论之差异——兼评戴震“宋儒立说实同于荀子”说[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0(4):13-20.
5
王曾.
荀子教育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阐扬[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37(2):163-165.
6
张小雨.
论荀子与儒家乐教的礼法化转向[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4,43(4):57-66.
1
王锦起.
语文阅读教学应归真返朴[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2):24-25.
2
赵海燕,韩秀婷.
教师培训的失真与归真——“一天教师培训”的启示[J]
.宁夏教育,2006(7):42-43.
3
汤文彬.
打造务实课堂,归真素质教育[J]
.新课程(中学),2012(12):2-2.
4
鲁洁.
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
.中国德育,2001(12):28-30.
被引量:21
5
马凤英.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归“真”[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4):227-227.
6
彭文秀.
“失真”与“归真”: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互动[J]
.教育情报参考,2005(9):34-36.
7
吴晓斌.
让学生释放真情——减负增效视野下快乐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1(7):196-196.
被引量:1
8
张俊红.
教中思教亦归真[J]
.学苑教育,2014(1):7-7.
9
肖威.
让自主成为课前预习的主旋律[J]
.小学教学(语文版),2008(9):54-54.
10
校本教研 固本归真——合肥市永红路小学“我读教材”活动掠影[J]
.教育文汇,2005(12).
天津社会科学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