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理性与乌托邦视阈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理性与乌托邦既相矛盾,又辩证地统一于现代化实践中。工具理性是乌托邦理想形成的根据,乌托邦理想体现了理性主义与人文关怀的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应当在理性与乌托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作者
雪明
程书强
机构地区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渭南师范学院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39,51,共3页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875)阶段研究成果
关键词
理性
乌托邦
人文关怀
社会主义
现代化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Jean-Frrancois Lyotard.The Postmodern Explained[M].Minneapolis: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1993:9.
2
[美]蒂里希.政治期望[M].徐钧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3
邹广文.
马克思的现代性视野及其当代启示[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5):59-66.
被引量:35
4
骆徽.
对启蒙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反思[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7-31.
被引量:11
5
张彭松,李彦龙.
乌托邦的历史演进及其困境[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24-28.
被引量:3
6
余满晖,马露霞.
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关系的反思——兼论当代中国现代化的途径[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27(4):30-33.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衣俊卿.
评现代新儒学和后现代主义思潮[J]
.教学与研究,1996(2):8-12.
被引量:24
2
张隆溪.
乌托邦:观念与实践[J]
.读书,1998,0(12):63-70.
被引量:23
3
张彭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乌托邦精神[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2):27-31.
被引量:1
4
[2]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4]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
[3]谢勒.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8.
7
[6]庄周.庄子[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4:218.
8
[7]陈戍国.四书五经:下[M].长沙:岳麓书社,2002:58.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共引文献
52
1
李硕.
刍议'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J]
.包装世界,2019,0(1):134-134.
2
徐卫国,任端军.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研究述评[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3):1-5.
3
刘武根,潘胜军.
论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的前视域与新视域[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2):37-40.
4
崔振成.
现代性境遇下道德教育的价值沉思[J]
.南京社会科学,2014(1):133-137.
被引量:2
5
杜敏.
《乌托邦》的思想生成探微[J]
.作家,2008,0(22):182-183.
6
龙玉芝.
中国语境下对现代性的反思——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对我们的启示[J]
.传承,2008(12):102-103.
7
刘尚明.
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立场及其效应[J]
.兰州学刊,2005(5):50-51.
被引量:2
8
邹广文,刘文嘉.
回归生活世界——哲学与我们时代的人生境遇[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6):1-4.
被引量:1
9
许晓平.
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
.北方论丛,2006(3):131-135.
10
白刚,张荣艳.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性问题研究述评[J]
.教学与研究,2006(5):37-4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6
1
高毅.
现代文明历史演进中的断裂与延续[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9(3):53-57.
被引量:7
2
骆徽.
对启蒙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反思[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7-31.
被引量:11
3
莫志斌,覃卫国,徐健.
从“工业化”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对建国后中共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演变的考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07(4):48-52.
被引量:2
4
李俊文.
理性精神:中国现代化的主导精神[J]
.东岳论丛,2009,30(10):16-20.
被引量:4
5
韩爱叶.
对近代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哲学反思[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4):40-45.
被引量:1
6
董正华.
科学技术、生产力、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未来景象”[J]
.理论与现代化,2012(1):5-11.
被引量:4
7
陈宇波,王洪树.
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模式初探[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4):18-22.
被引量:1
8
李大棚.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产力理论的相关问题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5(11):11-14.
被引量:1
9
叶南客,许益军.
人的现代化:以新道德体系建构为主轴的推进逻辑[J]
.学习与实践,2014(5):5-14.
被引量:3
10
刘玉辉.
为中国梦的实现插上科技创新翅膀——访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J]
.求是,2014(12):21-2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李小京.
现代化的内涵与规律解析[J]
.岭南学刊,2017(2):122-126.
1
杜翠梅,赵兰香.
解读诺齐克的“元乌托邦”设想[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22-24.
2
陈用芳.
理性主义与乌托邦关系探讨[J]
.武夷学院学报,2010,29(1):23-26.
3
纪程.
论当代中国“有限政府”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4):59-62.
被引量:6
4
拾克方,林建华.
柏拉图政治思想的价值分析[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94-97.
5
邓迪夫.
略论构建和谐社会应理顺的五大关系[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05,0(10):24-25.
6
邓鹏.
“文革”前上山下乡运动与乌托邦理想[J]
.社会科学论坛,2010(14):101-121.
被引量:4
7
陈雪琴,董四代.
现代性的法与法的乌托邦[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5):48-51.
8
吴家清.
国家与社会:法治的价值选择[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2):17-21.
被引量:8
9
陆敏,蒋谨慎.
台江县苗族婚姻习俗与强奸罪冲突问题调查与思考[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2):134-137.
10
黄忠晶.
乌托邦的社会制度简论[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2):87-90.
被引量:1
理论导刊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